1)第十八章:革命_晋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机直接访问:.com

  “前进吧!前进!打铁要趁热,宝剑要染血,绝不留情!将暴君权贵们从塔顶上扔下去,只要他们活一天,你们就不能从恐惧中解放出来......前进,前进!因为你们总有这一天!”

  ——托马斯·闵采尔

  ——

  康朱皮带队抵达土丘时,那边的对手出乎康朱皮预料,居然不顾近在咫尺的康朱皮,先分成两拨人马,战作一团。

  右一股人马衣甲鲜明,挑着晋朝官军的旗帜,迎风招展的旌旗上写着斗大的字,标注着主将的官职身份,另从大致兵力上看,应是大半个部曲督和半个乌桓骑督的混编部队。

  晋代一郡之兵,由太守或都尉统领,编制从二千至四千不等,一般设八个部曲督和一个骑督,每部曲督四百至五百兵,视情况又下辖两至五个部曲将。内地的驻军较少,上谷作为边郡,需要防备鲜卑索虏南下,维持边塞各关口的运转,故郡县户籍虽少,但驻军却很多,除了三千五百名额定的郡兵外,还驻扎着上千名编户入士籍的乌桓突骑。

  边郡兵虽然都是士籍兵家,但来源却不尽相同,大部分人是来自幽州其他州郡的应募士家,轮番在上谷驻屯,每年替换掉其中的二成部队,这些异地驻扎,与家人分别的部队更凶悍——无论对内还是对外,但他们的后勤供应较差,生活比较辛苦。另一小部分兵家子则直接是本地的豪绅部曲私兵,平时跟着家主做事,也由豪强替国家节约养兵费用,临战之时,再在有官身的豪强家主带领下参战。

  乌桓突骑则自东汉以来,就以善战闻名,晋廷一直从上谷的乌桓大姓中选拔敢战的青壮入士籍,最精锐悍勇的人去洛阳担任宿卫军上骑,次一等的人则成为幽州都督的直属近卫,最后剩下的则留驻本地原籍,作为边郡骑兵使用。

  郡兵与乌丸骑是不折不扣的官军,而在左侧与他们厮杀的又是谁?他们装备不佳,都是矮马,短弓,长矛之类,人数更是只有几十骑,在与数量和装备全面优势的右翼官军交锋中,已是全面下风。他们却依然狂呼酣战,坚决不退,仗着不错的骑术与矛术拼死抵抗,其中有个壮汉高举着一根两丈长矛,上贯一大狗首,在激战中狂奔乱呼,四处挥舞,甚为显眼。

  “是张家乌桓,是他家的旗和狗头,我认得!”

  桓真人厉声叫道,那左翼之敌竟然是大翮山最后一支没与康朱皮建立友好关系的山民氏族——张氏乌桓,因为他们氏族与乌氏、桓氏山民都有血仇,又常为上谷汉人豪强张氏所雇佣,时常下山协助斗战,所以没被康朱皮拉拢,双方关系还很差。

  “他们怎么自相杀起来了?”

  康朱皮搞不明白,李政在旁边望见真切的官军旗帜,眉头紧皱,赶忙对康朱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