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一章、转折之战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改变战争结局的最后一根稻草。

  至于俄军的偷袭,大不了就是丢掉几个沿海城市,军舰也不能开到陆地上去,海军还能孤军深入不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旁观者,知道归知道,弗朗茨却没有半点儿要提醒沙皇政府的意思。

  俄罗斯帝国家大业大,这点儿损失他们承担的起。普鲁士王国实力有限,最多也就击败这支俄军,又不可能一口吞掉数十万俄军。

  ……

  在弗朗茨进行军事推演的时候,已经准备好的普鲁王国,也开始了行动。

  全国的铁路都迅速运转了起来,一列列火车把分散在各地的士兵们运到了前线。短短的两天时间,他们就将15万军队送到了东普鲁士前线。

  大决战正式爆发,突然出现的生力军,瞬间打蒙了俄军指挥官。

  正常情况下,这种规模的兵力调动,再快也要十天半个月,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兵力部署。

  然而短短两天时间,普鲁士的援兵就抵达了。俄军可没有办法在两天内,完成几百公里的战线调整。

  在某些区域,普鲁士军队甚至形成了四五倍的兵力优势,向俄军发起了进攻。

  结果自然没有悬念,尽管俄军抵抗的非常英勇,依然无法改变失败的命运。

  东普鲁士地区可是普鲁士王国的本土,普军对当地的情况非常熟悉,突破了俄军防线后,他们就立即进行穿插。

  同一时间,普鲁士人还组建了一支出身东普鲁士地区的尖兵小队,将这支小部队派出去破坏俄军的电报线路。

  组织几十万军队作战,电报就是最大的黑科技。没有电报传递命令,靠传令兵送信,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由于事先防备不足,俄军很快就吃了大亏。没有电报及时沟通信息,前线的俄军很快就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尴尬境地。

  尤其是遭遇失败的部队,直接变成了无头苍蝇,在战场上乱窜。传令兵的效率太低了,完全跟不上战场上的形势变化。

  很多部队都出现了团部联系不上师部,师部联系不上军部,整个东普鲁士地区的俄军乱成了一锅粥。

  这种情况,自然没有逃脱毛奇的预料。现在已经从苦战变成了顺风仗,他果断的把后方的新兵投入到了战斗中。

  凭借兵力上的优势,普军很快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导权。陷入混乱的俄军一路溃败,一路退到了西德维纳河才勉强立主了脚。(今拉脱维亚境内道加瓦河)

  这个时候,俄军已经从大战前的38.6万锐减到了11.2万,并且还丢掉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近乎全部的火炮。

  普军也不敢继续深入,波罗地海地区的冬天已经来临,他们必须要尽快肃清境内的俄军,巩固已经取得的战果。

  战场上的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立陶宛地区的沦陷,白俄罗斯地区就就突兀了出来。

  侧翼受到了威胁过后,还在进攻普波联军的俄军,也不得不收缩防线。然而这个时候,才做出决定已经晚了。

  结束了东普鲁士地区会战后,普军以最快的速度增援了过来,在俄军撤退的关口咬下了一块肉。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