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七章 群臣恭贺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大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然到正统年间,卫所衰败难挽,已是田归豪右,军尽虚籍。平定倭寇时,卫所之荒废不堪,已昭然若揭。世兵之弊,已是非改不可。”

  皇帝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凡是世袭的,肯定是不好的。包括皇帝的世袭,早晚会出个混蛋,把国家搞坏。

  而卫所军户制,也就是世兵制,更是要推倒重来。尽管明朝中后期已经实行了募兵制、营伍制,但卫所制却没有从制度上予以消除。

  “重文轻武,宋亡之鉴。太祖、成祖时,因频频对外用兵,武人颇受重视。待到承平日久,武将位高权低、有名无实,文官则结党抱团,压制武人。”

  “边疆有战,外敌入侵,难道不是武人与敌厮杀血战,难道不是武人保国安宁。文官视武将如奴仆,六品守备向七品县令施礼,此咄咄怪事,却已是官场平常。”

  科举制也是文官压制武官的助推手,文官的同乡、同年、同学和座师大多都在朝中为官,他们的关系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抱团。

  武将一般只有那么几个战友袍泽可以依靠,如果惹恼了某位文官,庞大的文官集团会群起而攻,不弄死他决不罢休。

  而且,由于地方上三司并立,造成了政出多门,最后明朝推出了巡抚为最高长官。

  巡抚的人选几乎都是文官,这就形成了中央有大学士、地方有巡抚的文官势力的全覆盖。

  皇帝一再表示要把军人的地位提高,但仅凭一纸圣旨可能还无法解决积习。借着平辽大胜,皇帝再烧一把火,再抓几个典型,还就不信扭转不了。

  当然,对于科举造成的文官抱团结党,皇帝也是深恶痛绝。厂卫就是他的耳目,就是他的刀,到目前为止,结党之风已经被刹住了不少,但还不能放松。

  “祖制、成法,往往成为固步自封、腐朽没落的原因。”皇帝最后做了总结,主旨已经说清,那就是改革,“有经久难坏之制度,即有历久始衰之国祚。众卿,谨记,勿忘。”

  话说得够明白,谁也不要拿什么祖制、成法来劝谏。要使国祚长远,便要不断兴利除弊。

  在群臣恭祝的日子里长篇大论,既有告诫,又有警示。皇帝也知道有点扫兴,便又露出和熙的笑容,说道:“平辽大业告成,前线将士作战有功,诸位爱卿也有襄助之功。有功则赏——”

  皇帝侧脸看了看王体乾,作了个手势。

  王体乾上前一步,尖着嗓子宣道:“万岁有旨,众臣上前领赏!”

  大殿内的气氛为之一松,看着皇帝笑殷殷地注视,众臣脸上也现出笑容,一一上前领赏谢恩。

  今年的春节肯定要大庆的,平辽大胜,皇帝在太庙、世庙举行盛大的“祫祭”仪式是肯定的。得告诉列祖列宗,子孙争气,击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