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七章 猫捉老鼠?黑死病真可怕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北地区能够自给自足,甚至是反哺中原,历史上应该是在二十世纪。

  原由一方面是东北边疆危机空前强烈,清廷不得不开禁放垦;另一方面则是中原地区爆发了“丁戊奇荒”,山东、直隶、河南、山西一带遭遇大旱,华北大批灾民涌入东北。

  由于当时前往关东的路途遥远,所以时人称之为“闯关东”。

  这是历史,但熟悉着历史走向的朱由校,岂会犯下满清的愚蠢错误?

  给予辽东退役官兵大量的土地,给予辽民赋税的优惠,并鼓励垦荒,平辽之后,东北的大开发也就拉开了正式的帷幕。

  有人会说小冰河期呢,东北更冷,更不适合人类生存。那朱由校就纳闷了,东北更北面的漠外蒙古诸部,还有沙俄,他们都冻饿而死啦?

  显然,小冰河期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却并不是不能克服,或者说是战胜的。比天灾更可怕的是人祸,朱由校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几人喝茶谈聊,既有说笑,又有学问的探讨,气氛既融洽,又热烈。

  科学院虽然还在城里,但化学实验室是搬到郊区了。朱由校害怕某些人瞎鼓捣,弄出什么有毒有害的玩艺儿,甚至是搞个大爆炸。

  还有噪声很大、需要操作空间很大的制造部门也搬走了,使得科学院里面的学员不多,也安静了很多。

  尽管如此,也还是有一些学员来坐下饮茶攀谈。

  这也是朱由校所赞成并实行的科学院的规矩,这个大方厅就象个放松的茶馆,聚会的沙龙,大家没事儿的时候在这里谈论探讨。

  朱由校来过科学院的次数很有限,认识的学员不多,但王季重等人早就把他的名声传开了。

  沈浪沈公子,学识渊博,咱们学的教材都是人家给编的。不说背后有怎么样的高人指点帮助,可人家确实有才学,号称“问不倒”。

  朱由校还真不知道徐孚远等人把自己吹上了天,深以和沈公子有交情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便是沈公子,这般年轻啊?“

  “看其风度不凡,出身定是非富即贵。”

  有人赞叹,有人议论,当然也有人提问。

  朱由校面容和熙,有问必答,这些人的问题还难不住他,别整什么量子和相对论就成。

  侍立在身后的范小慧开始是惊诧,没想到皇爷懂得这么多,可从没跟她们讲过。到后来则是脸有得色,觉得自己身为侍女,也是甚有荣焉。

  “世间万物都有其运行的道理,有些已经研究明白,有些还有待我们去探索。”朱由校笑着说道:“比如拉车和推车,哪个省劲儿,又为什么会省力?推而广之,也是一门学问。”

  “这就是物理。”徐孚远和范小慧是一样的想法,沈浪越是有才,他的脸上越是有光,“不研究不知道,研究起来才发现是深如海的学问,一辈子都不够。”

  别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