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八章 小人物大贡献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刘宗周作为死节忠臣,留名青史,他的目的也算达到了。但与张煌言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殒身不恤的英烈比,却是差得很远。

  而“以身殉名”和“以身殉国”的区分和比较,朱由校更愿意用刘宗周和张煌言来作代表人物。

  也正如朱由校所料,第二天,请辞奏疏便铺满了桌案,主要是那些为李三才申辩站台的文官,还有兵部尚书张鹤鸣这个臭不要脸的。

  午门示赃啊,奏疏全贴啊,皇帝这么打脸,很多自诩清高的文官都受不了。

  受不了才好呢,请辞是给你们点脸,不请辞还要罢你们的官呢!

  朱由校都懒得看里面的文字,让刘若愚整理名单,扫了一遍便来了个批量允准。

  别说就这些人,再滚蛋个几批,朝堂反倒更清静,国家也能照常运转。

  切,还真有不要脸的,想给你们点体面都不要,就莫怪朕不客气了。

  看到还有为李三才申辩的官员没递辞呈,朱由校鄙视之余,也不会手下留情。

  “拟旨,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接任兵部尚书。”

  “拟旨,登莱巡抚陶朗先卸职进京,接任吏部尚书。”

  “准户部尚书李宗延告老还乡,加少保,赏金赐服,着行人相送。”

  “升户部左侍郎李起元任户部尚书。”

  “拟旨,袁世振请辞奏疏朕不准,着继续留任,加户部侍郎衔,赐斗牛服。”

  “拟旨,兵部职方司主事鹿善继加按察使,任粤闽盐法道,疏理粤闽盐政。”

  “拟旨,肇庆府推官邓士亮擢升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下旨褒奖东厂提督魏忠贤,加恩三等。”

  朱由校感觉自己处理朝政、安排官员,越来越得心应手了。这都赖于他常看奏疏,常看官员的履历,才能从中发现能吏人才。

  比如这个袁世振,只是个四品官,却提出了《盐法十议》,并推出了一种既简便又有长效的机制——“纲法”。

  “纲法”实施后,成效显著。当年年底,就上缴户部盐税七十万两。神宗降敕嘉奖,给袁世振加一级并予留任。

  自万历四十五年底至现在,袁世振在两淮疏理盐政四年,解救了盐政危机,商人称便,百姓受益,盐税增加。

  一年差不多能上缴盐税百万,这还不是个能臣?

  而且,朱由校感觉这个“纲法”好象在清朝还被使用。也就是说,这种盐制是被清代沿袭,影响达数百年之久。

  于是,他仔细看过了袁世振的纲法,不禁拍案称奇。

  这是了不起的创新,这是极为大胆的改革啊!

  从西汉创立的民制、官收、官卖、商运、商销的就场专卖制,改为民制、商收、商运、商销的商专卖制,简直是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变革。

  至于有人弹劾,在朱由校看来就是红眼病爆发,有人觊觎“疏理两淮盐法道”这个肥差,要阴谋搞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