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午夜话唠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找理由,更的慢,何苦呢?

  可是不行,必须写!

  一本书,有皮、有骨、有血、有肉,你们认为爽的地方,是书的皮囊脸面,好写,往倾国倾城上画呗。

  但是,真正支撑一本书,或者说粘住你们的却是骨架!

  不说别的,曹觉的作用已经体现出来了,吐槽群入群的验证问题是:除了主角,你最喜欢谁?

  人气最高的,就是曹老二。

  一年之后,可能这本书除了主角,你就能记住这么一个人了,这就是他的作用。现在不喜欢正常,但是,他会在后面的情节不断地给你提供思考空间。

  汝南王这一段也是这个道理,现在不喜欢,以后你会想。哪怕你们恨他,说心里话,也比你记不住他要强。

  所以,遇到这种情节别急,山势起浮方现真美,平铺直叙,一定长远不了。

  .....

  再说qq阅读。只有一个人的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位兄弟说:

  “我对宋史不是特别了解,但是纵然宋朝皇帝各种仁慈,但也挡不住权臣当道吧?你一介小民火速崛起,然后还敢大方谬论?尤其是宋朝大臣什么时候变成实干家了?主角那样讲学竟然有一大堆人去听?还做笔记?宋朝大臣要真这么忧国忧民,宋朝早就一统天下了”

  以上是原文。

  首先,这和皇帝仁不仁没什么关系,第一他是主角,要破局,而且是北宋的局,就不能按常理出牌。再者说,高大上,伟光正的角色写的人太多了,换换口味也好。

  第二,如果一个人能平白给朝廷贡献三分之一的税收,换了哪个皇帝都得惯着。当然,别是唐皇、汉武、朱重八这种狠人。

  第三,你确实对宋史不了解,北宋真的不缺实干家,名臣能吏,朝堂地方随便捞出来一个就是大能。这和北宋的政体有关,也和当时的文人环境、操守、只尊大义、没有党争有关,除了对武人这一点上有点操蛋,别的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

  不要看小说里,或者网上所谓的评论贴,你就自己想想,一帮文人,光靠嘴皮子就保了北宋百年无大战,以当时的国际环境,真的不容易。

  至于一统天下,你可能不知道,南北宋的北方异族,和汉唐、明清是不一样的。

  记得看过一个统计,北宋之初,全世界的国家排名,大辽是第一位,国力比大宋强的多。别看后来大宋比辽富,但是军制的原因,实际上也和辽差不多。

  这有点像,现在的华国和毛子,统一?哪那么容易。看小说行,实际情况太强了。

  这里多说一嘴。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是‘后清’,也有人说是‘后明’,其实,我们生活的意识形态最接近的是‘后宋’。

  不光文化传承,方方面面宋是最接近现代的。

  有些人有一个误区,总觉得回了古代,普通百性连人都不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