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九章 炉火纯青_楚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房、建房队以及船帮外,还有额外凑出十数壮劳力,在现有开垦的水田北侧,开挖沟渠围垦圩田,尽可能在入秋退水后,能多种一两百亩地的麦子。

  韩谦给陈济堂、杜家兄弟出的难题,两天后也只有陈济堂拿出方案。

  虽然陈济堂所给的方案,距韩谦亲自设计的鼓风箱差距很大,相当冗杂繁复,但能够手工操作往炉膛里鼓气,这便足以证明他家传所学,确实不虚。

  倘若不是遭受剧变,人生即便不及其父会因为四明山堰而名垂千古,韩谦暗感陈济堂将来的成就,未必会在溧阳侯杨恩之下。

  韩谦最后还分派杜家兄弟每天去郡王府缙云楼,帮他抄寻书籍——这对杜氏兄弟而言也是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

  韩谦使陈济堂担当雁荡矶的掌案工师,赵启则协助赵老倌具体管理奴婢以及处理田庄内的繁琐事务。

  反正庄院里皆是他韩家的部曲、奴婢,韩谦指派谁做事,不容他人置喙。

  韩谦接下来几天就留在雁荡矶内,亲自在新建的围屋里督造新的锻炉。

  受限于当世建造材料的缺陷,韩谦也不敢贸然去造大炉,至少要建也不会在雁荡矶花巨资建大炉,最后将新炉半封闭室式工作槽膛控制在三尺之内。

  这样的话,虽说造不出大件的钢件,甚至需要三只钢件才能组装出一只完整的精钢弓弩来,但能大幅降低炉体垮塌的风险。

  目前,作为试验用炉也是足够用了。

  拉杆风箱画出图样来,有熟练木匠在,打造起来就更容易了。

  八月三日,雁荡矶约一人高的新炉就正式升火,看到一堆木炭中升腾起来的火焰,很快就转为纯青色,韩家匠师激动得都要跳起来。

  他们哪里想要如此简易的改造,变化会如此之大?

  当世主要以看火色变化,粗略的估算焰温。

  常说炉火纯青,实际上当世冶炼诸事能将火焰烧到纯青色,就已经是极致了。

  这差不多是当世匠师都具备的一个常识,也只有在这时候才能将生铁块很快的烧融为铁水。

  而之前在土坯房所造的手锻炉,怎么都不可能将火焰烧成纯青色,加热生铁棒的速度自然极其考虑人的耐性。

  现在这么快就将焰温提升上来,而且稳定的维持在那里,无论是炒钢还是锻打钢件,速度都要比旧法快出数倍!

  当然,并非造出半封闭室式锻炉及鼓风箱就万事大吉了。

  目前没有检测炭含量及杂质的有效办法,更不要说精密检测仪器了。

  钢件锻打到什么程度,以及对生铁料、铁矿石甚至淬火材料及办法的选择,都只能一步步的去摸索,也唯有在实践中不断的对比,才能积累出足够的经验。

  可能需要摸索很久,才能稳定的锻造出性能优良的钢件制品来。

  每一个地方所出的铁矿石,也都将有一套相对独立的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