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九章 鞑子下手好快_明末之兴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不过因为你们所处的环境和你们的特殊身份,使得你们中间品行不端的人稍微要多一点。”

  “我这个人是非分明,只要大节无亏,偶有瑕疵无伤大雅,毕竟人无完人嘛。实在是不喜欢、看不过的,我避而远之就是了。”

  鲁若麟对太监不像时下的人那样厌恶,当然也谈不上多喜欢,最多就是把他们当做平常人一样看待。

  不过这样的态度已经非常难得了,毕竟世人说到太监,首先就会好感度-50,掩饰得再好也会从心底里带着一些排斥。

  太监是非常敏感的,很容易就可以从你的态度中发现端倪。这是一群将自己伪装得很强大,又特别敏感和自卑的人。王公公能够从鲁若麟这里感受到那种平等的交流,没有厌恶、没有巴结讨好,这种感觉让他非常喜欢。

  “不错,我们只是在做生意。”王公公笑容满面,那种喜悦是发自内心的。

  随着战事结束,金州军的士兵不可能长时间逗留在天津,春暖花开之后,满清随时都可能会对辽南发动战争,所以除了黄济的部队和近卫师,其他的金州军开始陆续返回辽南。

  好在天津与辽南的距离并不远,渤海湾内又风平浪静,在金州军水师的不断运输之下,士兵和流民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大大缓解了天津这边的压力。

  王福来的人头生意也开始风生水起,陆续有大量的工匠被送到天津,转运到辽南,乐得王福来喜笑颜开。

  远在京师的陈新甲刚一回京,就受到了崇祯的单独召见。最后不但留宴,还赐了蟒袍,对他的重视可见一斑。

  陈新甲见完崇祯就去了杨嗣昌的府邸,汇报这段时间的情况,商议今后的事情。

  书房坐定,杨嗣昌欣慰的看着陈新甲说道:“这次的事情你干得不错,不但说服了金州军出兵勤王,而且几次击败鞑奴,大大提高了朝廷的威信。特别是出关迎战鞑奴,实在是大展我皇明威风,朝野上下赞誉声一片啊。”

  陈新甲连忙谦虚的说道:“还不是因为阁老给了我这个机会,又鼎力支持,否则新甲又怎么可能立此功勋。”

  杨嗣昌满意的点点头。

  杨嗣昌举荐陈新甲可谓是他的得意之笔,为他带来了巨大的政治收益,令他在内阁里的话语权大增。

  “金州军能够听从你的安排进京勤王,并力战鞑奴,内阁和皇上都非常满意。可见他们还是心存忠义,愿意为朝廷效力的。”对于金州军的表现杨嗣昌也给予了肯定,一个新近归附的势力,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殊为难得了。

  “阁老,金州军出兵勤王或许确实有忠义的成分,但是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像鲁若麟这次冒险出关,其实看重的就是岳托掳走的那三十万百姓。”陈新甲虽然与金州军关系亲近,但是也不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