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六章 援军到达_明末之兴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是绝对都要换回来的,否则多尔衮也不可能答应。

  原本以为是六百多清军,多尔衮觉得换一下倒也划算。现在知道只有两百多清军,其他的都是蒙古人的时候,心里就有点膈应了。

  对于蒙古人,满清是既要用也要压,毕竟大清的人口实在太少,而蒙古人是非常得力的友军和炮灰。在历次入关作战中,这些蒙古人都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看了看大堂内端坐的几个蒙古贝勒,那些说换蒙古人不划算的话是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的,实在是太影响团结了。

  那几个蒙古贝勒也不傻,连忙起身对多尔衮说道:“睿亲王,那些蒙古勇士也是为大清征战明军而被俘的。还请您看在他们曾经奋勇杀敌的份上救他们一回,我们所有蒙古人都将感谢您的大恩大德。”

  杜度手下的蒙古人都是其他部落的人,与在场的蒙古人根本就不是一条心。但是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所有蒙古人必须展示一下团结,否则下回这种事情落到自己身上怎么办?

  至于最后多尔衮是否应允,那就不关他们的事情了,毕竟他们已经努力争取过了不是?

  “蒙古诸部对大清的忠诚皇上和本王都很清楚,本王对所有蒙古人一视同仁,不会不管他们的。”多尔衮安抚道。

  排除了其他的因素,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换还是不换?

  对于这个问题,在场的众人是众说纷纭。

  有认为该换的,反正那个德王看着就是废物一个,拿来换满清的勇士,怎么也划算。

  有认为不能换的,认为这是满清第一次俘获大明的亲王,对于大清来说意义重大。而且事关大明亲王如此敏感的人物,没有皇太极的许可,谁敢随便同意?

  多尔衮也在思考这个事情的利弊。

  德王对大清的最大价值就是打击明朝的信心和威望,这种事情涉及到政治手段,向来是皇太极的专属领域。而这种政治层面上的东西比军事更加敏感,多尔衮实在不愿意轻易查手其中。

  如果现在是在关外,多尔衮大可将这个难题抛给皇太极去处理,让他去头痛和两难。但是如果深入大明腹地,与关外的沟通耗费时日,在这个关口,卢象升绝对不会给自己太多时间。而且多尔衮需要尽快剿灭卢象升,大军每在关内停留多一日,消耗也会多一些,没有太多时间给多尔衮浪费了,所以这个事情必须尽快决定下来。

  而且那些旗丁都是镶红旗的人,又不是他正白旗多尔衮的奴才,与他的关系实在不是太大。

  不过他作为此次入关的统帅,在有机会拯救那些被俘士兵的情况下,任由手下的勇士被明军抓取砍头,对他的威信是个不小的打击。说不定以后大家都会将他视为不可信任的对象,失去将领们的支持。

  是维持军心士气和自己的威望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