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九章 挖墙脚_明末之兴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可谓精通,我是自愧不如的。所以你们不要盲目自大,多看、多学、多听,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圣尚且如此,何况我等。”崔永建对这些老乡可谓是用心良苦,希望他们少走弯路。

  “而且培训班的那些学习内容是极为实用的,只要学好了,无论你们去那里都会受益无穷。这些都是治政的妙法,其他地方未必肯教,教也为此有这么通透。这不是折磨你们,这是给你们机会。如果你们不能转变自己的想法,那还不如趁早回去吧。”这即使劝告,也是警告,就看他们如何选择了。

  这些崔永建老乡见他如此严肃,自然不敢违背。早知道他们在家乡已经没有出路了,否则也不会跟随崔永建来兴汉军。要是这么灰溜溜的被赶回去,那就彻底没脸见人了。

  “趁着进培训班之前还有时间,你们多到济州岛各地去看看。这里风俗人情与朝鲜大不相同,百姓生活富足,民风淳朴,官民相安。里面有很多值得看、值得学、值得体会的地方。”崔永建实在犯困了,结束了这场会谈。

  这些新到的朝鲜士子第二天就按照崔永建的吩咐开始在济州城内四处闲逛,了解民情。

  前两天因为崔永建的事情没有定下来,他们只是简单的陪崔永建看了一下。

  当时济州城给他们的感觉就非常的震撼,同样是城市,济州城和朝鲜的城市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干净、整洁、卫生,无论是道路还是房屋都规划的非常整齐。马路非常宽阔,而且全部用水泥硬化了,即使是下雨天也不会泥泞。

  道路两旁都种有阔叶树,现在是冬天还看不出来,到了夏天绝对是遮阳的利器。

  今天他们怀着不一样的心情开始慢慢的在济州城内四处观察,这里以后将是他们生活的地方,心态已经完全不同了。

  与前几天只看到表面的情况不同,今天他们看到了更多细微的东西。慢慢的他们发现最大的不同是秩序,济州城内的人们遵守着各种秩序,这才是济州城繁荣、安宁、富足的原因。

  大到各种打架斗殴,小到马车行使方向,就连随地吐痰和大小便都有各种规定来进行规范,各种细微之处简直让人发指。

  他们之中有人随手扔了个垃圾,马上被一旁早就虎视眈眈的老太太逮到了。

  鉴于他们是初到,这点有客栈的住宿凭证证明,所以没有罚款。但是接受教育的同时,将垃圾捡起来扔到马路上随处可见的垃圾桶是避免不了的。

  周围的行人见到这一幕都抱着戏谑的笑容,这让他们一行人感到非常丢脸。其实那些关注的人群也并不是带着什么恶意,只是习惯了看那些初来咋到的外地人出下丑,体会一下自己的优越感。谁当初不是这么过过来的呢?习惯就好了。

  这些朝鲜士子最开始还以为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