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2章 折箭立誓_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很是纳闷儿,说好的安故县是防御重地啊,怎么朝着我首阳来了呢?

  整个陇西郡就这么点儿兵马,李参还带走了主力大。有重点,自然就有短板。首阳守将就很不幸的成为了这块短板。

  李奇于城楼下诈称:“陇西太守李参已死,尔等还不开城投降?”

  首阳守将自我攻略了一番:李太守没有给我士兵,也就是告诉我不用守了,好吧,投降才是真理,活着才是王道。

  李奇见首阳守将如此识时务,大加赞赏,留他继续在首阳工作,又临时留派马岱在此驻军三千,以防有人打扰到自己攻打狄道。

  狄道虽然名为“道”,却并不是指道路的意思。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县有蛮夷曰道。”

  所谓狄道,就是以前狄人居住的地方,如同氐道,就是氐人居住的地方;羌道就是有羌人聚集的地方。

  说到狄道,不得不提一点:狄道也就是后世的“临兆县”,是“陇西李氏”祖籍地,为“李唐故里”。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就是从这儿发迹的。

  在狄道,李奇遭遇了顽固的抵抗。

  见强攻不利,李奇又采用了围城的方式。

  李参带走了狄道的大部份粮草辎重,如今也不是收获季节,狄道被围数日,便已人心涣散。

  益州兵趁势攻城,无往不利。

  既得狄道,安故守将便知大势已去,又在鸟鼠洞穴山发现了李参的尸体,只好向李奇投降。

  至此,陇西全境都落入了李奇的手中。

  李奇认为,李参是自己起兵以来,最尽忠职守的一名太守,怜其忠勇,令人厚葬之。

  西凉兵感李奇仁德,也有归顺之意。

  可是他们都在担心另一个问题:当年随韩遂起兵捅马腾后面的时候,他们几乎人人有份,而马超曾经将欲降的西凉兵斩尽杀绝,自己如果放下兵器,会不会被马超秋后算帐?

  虽然李奇在这里收拢人心,但李奇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凉州的。

  打探到这些西凉兵的想法后,李奇问马超:“孟起打算如何处之?”

  马超取了一支箭矢,来到校场之上,对众将士发誓道:“昔日汝等随韩遂起兵,乃是受命于人,不得已而为之。今韩遂已亡,吾父仇得报,愿与众凉州兄弟保境安民,共图大业,前尘往事,绝不追究。若违此事,便如此箭。”

  说罢,“啪”的一声将箭矢折为两段。

  西凉兵士无不欢心鼓舞,踊跃归顺——毕竟这个年代当众发誓,还是挺有效的。

  李奇花了一些时间考察官吏,重新给各县分派人手,又从益州选拔了一些资深的管理人才前来治理陇西郡,并任命姜冏为陇西郡太守。

  陇西既定,庞统建议道:“可先取天水、安定二郡,则武威、金城、酒泉、张掖、敦煌等郡就无法得到长安方面的救援,主可令一上将征讨即可,勿需亲往。”

  正议间,有探子来报:“安定郡太守苏则、武威郡太守邯郸商将兵马聚到天水郡。”

  李奇听后大笑。

  众将不解,问其意。

  李奇道:“胜一人难,胜两人易。今凉州有数的兵马都聚于天水,吾一旦破之,便是破了整个凉州的防御体系。”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