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战起_明国万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单的事,锦衣卫就上报给了太监,太监连忙报给了朱翊钧。

  “指责张居正谋逆不轨。”

  朱翊钧听到太监说的话,摇了摇头。

  抓肯定是抓不住的,除非当场碰到。

  “着锦衣卫沿街收缴此类传单。”

  本来还想让锦衣卫告诫百姓不得私藏,但是想到公差的行事作风,还是把这句话忍了下来。

  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朱翊钧招来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等一众重臣。

  “以后再有类似傅应祯的官员,朕还会廷仗。”

  朱翊钧斩钉截铁,然后看向众官员,表示自己是认真的。

  涉及内阁元辅,其余人无法接话,气氛僵硬,张居正只能上前。

  “此等小人,若论其罪,死有余辜,但皇上即位以来,圣德宽厚,海内共仰。

  此何足以介圣怀,且已责罚其人,人心亦当儆惧,无敢有妄言者矣。国家政事或宽或严,行仁行义,惟皇上主之。”

  朱翊钧和张居正,都知道这是套话。

  朱翊钧是不会继续在廷仗大臣的,他是为了解决事,不是为了制造事。

  现在已经达到了目的,大多数官员已经停止弹劾张居正,少数冥顽不灵者,直接罢职者可。

  否则过犹不及,反而易出大事。

  “哼,前有上疏为傅应祯求情者,说他家中有老母在,祈朕怜悯,朕查之此人只有父在,却虚言只有母在。

  实乃欺朕如是也,朕不敢报于圣母,恐圣母伤心。”

  众臣这才脸色稍缓,面露窘迫,因为救人心切,此事的确是大臣们办的不地道。

  见皇帝没有追究的苗头,众臣内心稍安。

  因为廷仗,众多官员不满,终于被朱翊钧找到机会,趁机打消了君臣之间的芥蒂。

  随之朱翊钧看向吕调阳和张四维。

  “言官弹劾先生,二先生何故不出一言?”

  不给吕调阳和张四维解释的余地,朱翊钧重重的说道,“众卿须同心报国,不得避忽。”

  “臣等敢不同心。”

  吕调阳和张四维连忙回言。

  等张居正归家,才发现长子病重,内心哀痛悲切,以国事为重,匆匆离家,只能嘱咐家人,务必好生照顾其子。

  广东。

  官兵陆续剿灭各地流窜乱民,把乱民堵回山中,捷报连连。

  闻之,京城也缓了口气。

  殷正茂告知京城,三个月可平战事。

  山中有一处洞天。

  大树聚众成林,形成一个天然的树穴,里面有人高的怪石,处深山之中,不经山路。

  外则是树枝藤蔓,遮掩严实,根本无法发现。

  广东总兵刘显,广东镇守张元勋,大小将领上百人,分领三万大军,同戚金率五千御前卫,合计七万人进山扫荡。

  其余十余万大军,分守堵住各关口,不让乱民逃离。

  成品字形进发。

  沿途都有乱民骚扰,仗着地利躲在林中,给官兵带来不小的伤亡,而官兵所获却少。

  但是官兵众多,乱民不能抗,骚扰渐渐止息。

  官兵长驱直入,又因为道路曲折,翻山越岭,一天行军下来,往往也才翻过两三个山头。

  有溪流经过,视野开阔处,则必有人家。

  不分汉人瑶民,见人就杀,见寨则烧,无往不利。

  虽然顺利,但是军中老将多,不会大意。

  每遇险地,都会派出大量斥候,深入山林,避免被伏。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