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一封邀请信_海底两万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11月9日,我足足睡了12个小时之后才醒过来。康塞尔走了进来,按照惯例,他先问过“先生晚上睡得怎样”之后,便按我的吩咐干起活来。他没有惊动他的朋友,那加拿大人还在酣睡着,仿佛这辈子就这么睡下去似的。

  我让这诚实的小伙子随心所欲地喋喋不休,基本没有应答。我关心的是为何见不到尼摩船长,昨天的会谈结束之后,他就再没露面,我希望今天能见到他。

  我很快穿好了足丝制成的衣服。它的质料不只一次地引起了康塞尔的思考。我告诉他,这些料子是由光滑柔软的纤维制做的,而纤维是由盛产在地中海岸的一类叫做“猪胫介壳”的贝壳留在礁石上的。从前,人们用来做成漂亮的衣料、袜子、手套,因为这些纤维非常柔软,而且又非常保暖。因此,“鹦鹉螺号”船只的船员完全可以穿上物美价廉的衣服,而不需要陆地上的棉花、羊毛和蚕丝。

  我穿好衣服之后,便到大厅里去了。可是那里空无一人。

  我于是埋头研究那些堆积在玻璃柜中的贝类学珍藏。我同样搜索一些丰富的植物标本。玻璃柜中满是海洋里最稀有的植物,尽管是风干的,但仍然保存着令人赞叹的色彩。在这些珍贵的水产植物中间,我注意到有一些轮生的海苔,孔雀团扇藻,葡萄叶形海藻,粒状的水马齿,腥红色的柔软海草,扇形海菰,吸盘草,样子很像扁平的蘑菇,很久以来就被归入植虫动物一类,最后是整整一组褐藻类植物。

  整整一天过去了,可始终不见尼摩船长光临。客厅的隔板没有开启。兴许是人家不想我们对这些美好的东西感到腻烦吧。

  “鹦鹉螺号”船只的航向仍保持东北偏东走向,时速为12海里,船处在海面下50至60米深处,正在行驶着。

  次日,11月10日,同样不见有人来,一样是冷冷清清。我没有见到船上的任何人。尼德和康塞尔同我一起度过了大半天的时间。他们都对船长莫名奇妙地不露面感到惊奇。这个离奇古怪的人生病了吗?他想要修改安置我们的计划吗?

  后来,我们就照着康塞尔提醒的意见办,乐享一种完全的自由,同时吃得很讲究,也很丰盛。我们的主人恪守他所约定的条款。我们不可以抱怨,况且,我们这般奇异的遭遇却得到享受这么好的待遇,因而我们就没有权利再去指责他。

  这一天,我开始记日记了,记下这种奇遇的情况。这样做,我可以最详尽地、确切地把这般情形叙述出来。可有趣的是,我是用海中的大叶藻造制的纸来写日记的。11月11日,大清早,“鹦鹉螺号”船内弥漫的新鲜空气让我知道我们又浮出了海面,这是为了补充氧气。我向着中央扶梯走去登上了平台。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