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675章 北伐尾声_重生之日月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笔便伏案疾书,很快,一封信便写好了。

  封好信封后,张辅便对外开口喊道:“来人。”

  帐外,一名亲兵闻声进入帐中,朝坐在首位上的张辅躬身拱手道:“国公爷。”

  张辅点了点头,将手中的信件递了出去,对亲兵道:“派人将信给成国公送去。”

  “是。”亲兵上前恭敬的从张辅手中接过信,然后躬身退出了大帐。

  看着离开大帐的亲兵,张辅不禁暗暗摇了摇头,他也只能帮朱勇到这里了,其他的,就要看朱勇自己的了。

  数日后,驻扎在忽兰忽失温的明军伤兵已经陆续撤回了大同,而张辅写给朱勇的信,也到了唐麓山明军大营朱勇的手中。

  唐麓山明军营地朱勇大帐。

  帐内,朱勇阅读着张辅写给他的信。

  在信中,张辅建议朱勇趁着现在这个势头主动向朝廷上书请罪,甚至自请免职,以此达到自保的目的。

  毕竟相比起朝廷秋后算账,自请惩处显然更加主动,也可以堵一堵朝中那些不怀好意者的口。

  特别是那些文官,随着这些年来大明不断的南征北伐,武将出身的勋贵越来越多,再加上驻外的武将都是手握重权,在朝廷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稳压文官们一头。

  这使得一心想要削武将兵权的文官们恨得牙根痒痒,但却又无可奈何,毕竟北方草原一直都是大明的心头之患,没少祸害大明北方边境的百姓。

  因此,一众文官尽管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勋贵武将们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盛,但有北方这个恶邻居在,文官们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忍了。

  不过,随着此次大战的结束,很显然,北方草原已经翻不起什么大浪了,特别是随着大明商人的不断涌入,草原的经济迅速增长,牧民们也有了粮食和其他物资,不再如以往那般,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到大明边境劫掠。

  事实上,在看到张辅这封信之前,朱勇确实没有朝这方面想,他毕竟是手掌大明北方百万精锐的朝廷国公、太子太保、西北总督、征北大将军,即便在战事指挥上有些失误,那也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这一战的大功,朝廷即便不赏赐他,但怎么也不可能惩治他。

  而且朱勇相信,皇帝也不会答应的,这是朱勇从朱祁镇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之中观察所生出来的信心。

  但当朱勇看到张辅信中的内容后,却是将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这才明白过来,最大的问题就出在他手中的百万精锐上。

  如今随着也先被杀,瓦剌主力被灭,剩下小猫小狗三两只还在蹦跶,朱勇离开显然要比留下更让朝廷,不,应该说是更让那些文官们放心,毕竟朱勇是国公嘛。

  “呼~”朱勇想通这些之后不由长舒了口气,不愧是张辅,看得通透,否则要是他按照原计划上书请功的话,说不得朝中的某些文官得趁机给他上眼药。

  想通之后,朱勇也不迟疑,当即便开始书写请罪奏折。

  奏折很快就写好了,朱勇确认无误后,便让人发往了大同,六月三十日上午,便送到了大同。

  此时,大同城外,随着忽兰忽失温和北伐大军的伤兵和俘虏、俘获陆续抵达,大同城内外也陷入了无尽的喧嚣和忙碌。

  百姓们则趁着空闲的时间聚在城外看俘虏,而商人们则抓紧和户部、兵部以及陆军五府的官员勋贵商议牛羊的交易价格,这些牛羊要是运到大明内地,特别是南方,那可是一大笔收入。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