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近乎破产的草原经济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为是也先整兵经武,准备报复。

  毕竟,对游牧民族来说,围猎本身就可以当成军事训练,但是而今看来,却满不是那一回事。也先是为了解决瓦刺食物危机。

  如此一来,瓦刺的虚弱,也就呈现在朱祁镇的面前。甚至一些之前朱祁镇没有注意的情报也被他一一列出来。

  那就是大明与瓦刺在同一片天空之下。

  当大明遇见灾情的时候,难道草原之上,就很太平吗?

  只是蒙古对抗灾情的方式,与大明不同。大明自然是竭力救灾,宁肯掏空国库,但是蒙古却是愿意杀死别人,争夺剩留下来的食物。

  草原上在正统十四年之后,多次内乱。

  而今想想未必不是断绝贸易,连年天灾的激化了内部矛盾。

  朱祁镇心中一句冒了上来,那就是瓦刺可伐。

  之前别人所言,朱祁镇心中却是打了折扣了。他从来不敢完全相信一个大臣。但是此刻他亲自挖掘出来的,自然让他更相信。

  仅仅是为了这个结论,朱祁镇就愿意付出很多粮食。

  朱祁镇批阅道:“赈灾粮立即发运,当以推行青贮为要。”随即又看了看内阁给出的票拟。

  却是兵部与户部联合运输,沿着驰道出关,出关之后,有边军护送,大抵有二十万石粮食。

  朱祁镇想了想,在票拟上更改,道:“当怀远人,示之以厚,将二十万石粮食,改为三十万石粮食。”

  朱祁镇不是穷大方,河北产粮区的形成,给了朱祁镇很大的帮助,最少在打仗的时候,朱祁镇缺的主要是银子,而不是粮食。

  所以抽调出三十万石粮食,对京仓并没有什么压力。他每年放出来的陈粮就不止三十万石,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运输。

  驰道只能通道边关,还没有空修到大宁。

  说不定运费要比运输的粮食好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祁镇暗暗将用驰道联系草原这一件事情提上日程,不过这也是战后的事情,毕竟战事没有结束之前,大明是没有这个钱去修建驰道的。

  朱祁镇又继续翻下去,有些奏折,朱祁镇根本不细看,大抵是请安的,判决的,还有请粮的。

  这些内阁都已经批过了。

  请安的,朱祁镇有心思就写一两句,没有心思就点一个红点,表示看过了,只有判决的。朱祁镇也不会去细看案情。

  并不是朱祁镇不注重人命,而是所有死刑都归朱祁镇勾决,但是在送到乾清宫之前,这些案子不知道经过多少的手了。

  不敢说没有冤枉的。即便冤枉的,也是上下勾结,天衣无缝。

  朱祁镇仅仅靠一点时间也看不出来的。

  而且朱祁镇也不是官破案的,刑部有问题,要都察院做什么?都察院有问题,要锦衣卫做什么?锦衣卫有问题,要东厂做什么?

  这些案子,这些部门都过了一遍。

  朱祁镇自然不会浪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