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大明九边考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乃就是大明前期其实在防御上并没有下太大的功夫,在兵力布置上,更倾向于攻势布置,也就是活,很多时候,就是修建几座城池,遏制要点,用来聚集兵马出击。

  而什么时候,开始纷纷修建城墙,乃至长城。

  很抱歉,就是永乐末,宣德年间。甚至正统年间修建的也不是太多的,原因很简单,乃是太皇太后的命令,罢一切不急之务。

  修建边墙之上,被文官认为这是不急之务,但是问题是朱祁镇翻阅奏折之后却发现,从正统元年,到而今。

  每一年都九边的将领向朝廷上书,想要修建长城,或者说在文书上换名字,但总体来说,都是一样的。

  这一点足够让朱祁镇深思了。

  为什么几乎前线所有的总兵官,都在向朝廷要钱修建城池,建立烽火台,等等,一系列防御措施。

  这让朱祁镇心中一直有一幽灵一般的问题在盘旋,大明的军队,到底能不能打了,或者说,能不能打过瓦刺?

  朱祁镇有些出神,但徐晞还在继续说了起来。蓟州镇也一略而过了,原因很简单,而今的蓟州镇并不是防御重心,并没有什么好说的。

  蓟州镇真正成为防御重心,却是辽东边患大作的时候了。

  徐晞重点说的,而朱祁镇重点听的就是宣大。

  宣府与大同。

  徐晞说道:“宣府与大同,乃是朝廷的左右大门,密不可分,臣请一并说之。九边之重,独重大同,大同乃是王保保根本之地,当初中山王就与王保保大战于大同,大同宣府一带的军镇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乃是国初初定,修建大同,宣府,等城垣,聚兵于重镇之中,迁徙山外八州百姓。燕山,太行以北,成为一片空地。”

  “一直到洪武末年,朝廷步步为营,占据漠南之地,建立开平,大宁,全宁卫。”

  朱祁镇听了也是叹息一声。

  虽然他这一系乃是因为太宗皇帝才能有而今的荣华富贵,但是有时候他不得不承认,太宗皇帝远远不如太祖皇帝。

  不要看太宗皇帝数次北伐,可谓撼动天下,但是却没有太祖皇帝的步步为营的。开平,大宁,还有朱祁镇几步不敢去想的全宁卫。

  几乎将漠南蒙古的地盘全部拿下,与蒙古隔着瀚海对峙。

  太宗皇帝虽然与几次出人大漠,但是最终并没有形成这样的战略局势。

  更不要说,大宁,全宁卫乃是太宗皇帝为靖难起兵,尽收漠南蒙古之兵,否则的话,当时对峙建文的时候,建文的六十万大军有来头,但是北军二十万大军从什么地方来的。

  如开平,大宁,全宁卫,等几座在漠南蒙古大城,全部是洪武年间修建的。

  只是有些话,却不是人臣可以说的。

  徐晞也是明白这一点,故而他立即跳过了。这一段尴尬事情,说起永乐年间的事情,说道:“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