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析骨为炊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襄宪王长在北京,襄王一脉日常也是说北京官话,襄王迁移过来的人有不少都是北方人,比如说方瑛,平日说的也是北方官话,还有大部分九边的士卒,等等。

  相当一部分移民都是北方人。

  如此一来,麓川上层全部说官话,下层百姓也仅仅受到了影响。

  只是在襄王世子听了,难免有些别扭。

  而今在一个外国人口中听到了熟悉的北京官话,让襄王世子有一丝荒谬的感觉。

  僧人说道:“小僧此来,乃是为城中百姓的性命。而今内有洪水,外有大军,麓川城危如累卵。一旦大王动念,则化为齑粉。只是佛主慈悲。只要世子愿意投降,定然保全世子乃至城中百姓性命,待来日与大明谈判的时候,完璧封还。”

  “世子以为如何?”

  襄王世子呼吸微微有一些沉重。

  只是片刻之后,轻轻的摇摇头。

  襄王世子自然是不想死的。

  他也知道,他这样投降之后,未必会死,甚至有一天战争结束之后,他也会被送回国,因为他知道,他身上有大明宗室的金字招牌。

  缅甸人决计不敢加害,只会拿他当筹码。

  只是有些活着,不过是生不如死而已。

  襄王如果投降的话,襄王一脉算是完了。麓川城即便被攻陷,襄王不在,襄王这个王爵还能传下去,无非是陛下从宗室,或者皇子之中挑选出来嗣子继承而已。

  就好像以皇子继承郕王爵位一般。

  但是如果襄王世子投降了,襄王一脉上有如此污点,襄王这一脉哪里还有保存下去的可能?

  再加上他即便是被送回去又能如何?

  估计不会被处死。

  因为陛下大概不想沾了同宗的血,只是在凤阳高墙之中待上一辈子而已,甚至子孙后代都在凤阳高墙之中。

  这是真真正正的生不如死。

  僧人还想说什么?

  襄王世子一抬手说道:“和尚去过大明,可曾读过春秋?”

  僧人说道:“读过。”

  襄王世子说道:“楚庄王攻宋,宋人析骨为炊,易子而食,城下之盟尚且不受,况孤乃是大明宗室,天潢贵胄,岂可上辱祖宗,下辱子孙?”

  “缅甸,南蛮小国,北犯天朝,不过一时得意而已,当年陛下圣明,威伏万里,岂能容此跳梁小丑?”

  “今日有死而已,你回去之后,就告诉你们大王,我朱某人在九泉之下,等着他。”

  襄王世子说完,不等僧人说话,一摆手就派人将他送走了。

  “咳咳。”方瑛咳嗽两声,说道:“世子有如此决心,我也就放心了。”

  襄王世子笑容有些惨淡,说道:“岳父,我虽然贪生怕死,但也知道天下局势,如果这缅甸正有几分能抗拒朝廷之能,说不定我就降了,只是以缅甸之国力,不能当大明之一指,我又何必惹得一身骚,还没有什么好下场。”

  襄王世子这番是实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