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三章 布局(三)_重生之军阀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派,前者代表着是奉系军阀的基础,后者代表的是奉系军阀的文明。

  两拨人虽说都是张作霖的部下,可文化以及学识的不同,两派人很难玩到一块去。

  张作霖没文化,草莽出身,是个粗人,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他的老弟兄们几乎都是土匪,绿林好汉,一步一个脚印在东北平原厮杀起来的肝胆兄弟。

  而新派则是从学院毕业,文化人背景出身,有理论,有文化,有知识。

  两拨人不仅玩不到一块去,而且还互相看不起。老牌军阀将领们认为,这帮年轻的小犊子,没见过世面,是一帮穷酸秀才,自古以来,百无一用是书生,能不能拿得起筷子都是个问题,就更别提放枪了!

  新派将领们则认为,这帮粗鲁的老鬼们,斗大字不识一升,扁担倒了不知是个一,一个个打起仗来,头脑发热,来封电报都未必能看得懂,难堪大用!

  新旧军阀之争,草莽派与学院派之争,谁的部队里也都有这个问题。

  尤其是袁兆龙的鄂系军阀,这个问题最严重。

  典型的草莽派赵永亮与学院派的孙德祥,此二人的争斗一直是鄂军的一个大问题,互相较劲,明争暗斗,谁也不服谁。如果不是袁兆龙的威望压得住,恐怕鄂系军阀早就面临着支离破碎的境地了。

  最致命的问题是,鄂系军阀的二号头目之争,十多年来都未能选的出一个合格的二号接班人。

  赵永亮、孙德祥、台云峰,三个最具备争夺“继承人”的将领,可以预见的是,倘若不能安排好二号接班人的话,恐怕鄂系军阀将会分裂成以他们三个为首的三派……

  好在,袁兆龙身体还好,才三十几岁,年轻,能压制得住他们几个,这个接班人的问题,可以无限制的往后拖延,这个问题,十年之内不予考虑。

  毕竟袁兆龙的长子年纪还小,才7岁,再过十年,袁兆龙也才四十岁,到那时候,他的儿子可就成年了,历练一番,说不定可以像张少帅一样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袁兆龙的问题不叫问题,至少十年之内,鄂军不会产生分裂之局面。可奉系则不同了,张作霖是典型的草莽英雄,自然亲近于他的老伙计们,因而便冷落了后起之秀们。学院派在张作霖这里不吃香。

  但是,张少帅已经成年,也是学院出身,并且在部队中历练许久,张作霖最器重的接班人。

  因此,学院派的将领们倾向张少帅,张少帅对父亲的老兄弟们不怎么感冒,更喜欢和学院出身的将领们打交道。

  因此,奉系出现了这样的奇妙格局,父子二人共同执掌奉系,爸爸带着一帮老人,儿子带着一帮年轻人,年轻人听儿子的话,儿子听爸爸的话……老牌奉系军阀们巴结张作霖,注重的是现在,新派军阀们支持张少帅,投资的是未来,早晚有一天,张少帅会从张作霖的手中结果奉系军阀这杆大旗,必然会器重和重用他们这帮学院派。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