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九章 孤独的鄂军_重生之军阀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出不少,鄂军第一师在随州都险些被讨袁军击垮。

  论持久战,依靠地利天时人和以及装备优势的鄂军不会轻易地被讨袁军击败,长此以往的拖下去,没有后勤保障支援,没有人民群众依托,只是一群散兵游勇的讨袁军只会越打越弱。

  速战速决是讨袁军唯一的获胜之道,然而“狡猾”的袁兆龙也深知讨袁军不能打持久性阵地战的弱点,并为之准备了一份大礼,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大老远的从河南远道而来,不收一份大礼怎么尽得起地主之谊呢。

  有赵永亮在前线盯着,袁兆龙这位鄂军大司令不必亲战场指挥,在武昌的司令部里,袁兆龙和一众参谋们在一起,围在一张地图制定着作战计划,鄂军的每一项战斗指令都是从这间司令部里下达出来的。

  孙德祥、郑少成、张德彪,以及六位参谋,其还有两位是刚从军校里走出来的优异学生,加袁兆龙,共计十个人组成了鄂军的最高级指挥系统。

  “大家来看。”

  孙德祥手拿着指挥棒,在地图虚画出一道曲线,讲解道:“趁第一师在随州与白朗主力开战之际,我军已构成一条西起十堰、保康、樊城、东至随州的战略防线,虽然失去了襄阳这个重要支点,但这条防线的每一个点都仍然能够相互呼应,相互支援,依然可以将白朗牢牢的锁在鄂北,让他不能前进一步。”

  郑少成说道:“鄂军第一师、第三师均已经投入其,又从第二师抽调了两个团的兵力,为了对付一个白朗,咱们鄂军几乎可以说是倾巢而出了。只是这个襄阳拱手相让,着实是有点可惜了。”

  不只是郑少成一个人,好多人都认为丢掉了襄阳是个误区,演戏的成本真的是有点太高了。

  袁兆龙微笑道:“我懂大家的意思,以咱们鄂军的整体实力而言,和白朗相抗衡,也不落下风,未必一定会输,而且最后赢的一定会是咱们。”

  “那司令为何又要甘心示敌以弱,难道仅仅只是骄兵之计?”参谋有人询问道。

  袁兆龙解释道:“看似白朗来势汹汹,实则已是强弩之末,在来湖北之前,已被段祺瑞联合两省北洋联军围追堵截数月有余,是被一路赶到湖北来的一群穷寇。

  一群穷寇土匪又岂能与我正规军相提并论,强龙不压地头蛇,何况是咱们装备、训练、战斗力居于北洋前列的鄂军了!

  所以说,白朗不可怕,咱们拖得起,他们拖不起,打不赢他,拖也能拖垮他!拖一个月、两个月他没问题,但拖个一年半载,咱们不怕,白朗到时候肯定完蛋!”

  袁兆龙对此信心十足,白朗讨袁军的底子他知道的清清楚楚,湖北被他经营的甚好,以湖北目前的经济以及各项生产能力,支撑起袁兆龙发动一场长时间的型规模战争还是不成问题的,这也是他最大的底气所在!

  有了钱,等于拥有了一切,不足下有余,袁兆龙的钱包不太鼓,可也够花。

  “一群土匪值得咱们用整个鄂军去和他们拼命吗?袁某认为不值,因为咱们鄂军没有朋友,在民党没有朋友,在北洋也没有朋友。恰恰相反,咱们还有许多的敌人,这群敌人无时无刻的不在想着办法吃掉我们,想从咱们的身得到一切。”

  郑少成和张德彪两位老革命心一沉,他们二位是早期的革命党,也是武昌起义的发起人,听到袁兆龙说到“在民党鄂军没有朋友”这一句话时候,心里都挺不是滋味。

  尤其是张德彪。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