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明清文化大发展_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哲学大佬们

  明清时代的官方哲学是理学和心学。

  心学创立者是南宋的陆九渊,明朝的王阳明(王守仁)把它发展到了极致。吾心即宇宙,吾心之外别无他物,一切不外求。意思是,我心里想有就什么都有了,世间万物就是在我心里的一个印象而已。蒋介石是最推崇王阳明的,到台北旅游,一个必去的景点叫“阳明山森林公园”,阳明山原来叫草山,蒋介石到那儿后把它改名为阳明山,因为他推崇王守仁。日本近代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日俄战争中大败俄国海军的那位,也是王阳明的超级粉丝,曾经刻过一方“一生俯首拜阳明”的印章。但理学和心学当时的现状对中国是不利的,特别是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除了理学和心学,明清时也有了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这里先提到的是李贽先生。他指责儒家经典,否定孔子。其实孔子是最倒霉的,死了几千年永远不得安宁,有点儿什么事就把他拽出来,要不然就烧香,要不然就上板儿砖。后世的这些思想都跟孔子有关吗?天人感应,孔子讲过这玩意儿吗?孔子最烦这个,“子不语怪力乱神”。难道是孔子主张妇女裹小脚吗?不可能,孔子都没见过这个。没办法,谁让儒家都打他的旗号呢,所以就得否他。这一否惹事了,当时你否孔子还了得?孔子是中国的基督啊,你骂万世师表,你骂神,还能留你吗?古人经常这么讲: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要不是天降孔夫子,几千年来我们黑糊糊地摸去吧。李贽说,原来古代的人都得提着灯笼走路,因为没有孔子。那现在人不也提着灯笼走路嘛,有了孔子,不还是万古长如夜吗?类似这种话,成了李贽被关进监狱的因由,在狱中,他用剃刀自刎而死。

  黄宗羲生活在明清之际。他的头发用布包起来。为什么?他不剃发,那时候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头师傅担着担子,后面装水盆、剃发用具,前面是挂人头的。走街串巷,后面有清兵跟着,扛着鬼头大刀,给你剃你不剃?按地上一刀,脑袋挂担子上了。

  其实大清入关之后,要求中国人(主要是汉人)学他们,也不是说什么人都学,有十不从。男从女不从,男人必须是旗装,女人可以穿汉装。生从死不从,人死以后可以以汉装入殓,要不然你对不起祖宗。阳从阴不从,上坟祭祖或者人死入殓,这些习俗都可依照明朝的来。官从吏不从,当官的顶戴花翎补服纱褂,皂吏的打扮跟明朝还是一样的。老从少不从,小孩子爱干吗干吗,一旦成年就得按旗人规矩来。另外,还有儒从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婚姻不从、国号从官号不从、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

  黄宗羲什么都不从。他琢磨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