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谁能理解我呢_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王安石变法

  鉴于出现的社会危机,宋神宗就任用王安石变法。北宋一共九个皇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神宗是第六代皇帝。

  王安石变法有三方面内容。

  第一,理财措施。理财措施的核心就一句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不增加老百姓的负担,但要增加国家的收入。不打老百姓的主意,国家又要拿钱,这摆明了就是从有钱人身上动刀子。所以,他这个改革既属于调整阶级关系,也属于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首先是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分两次贷款给农民,收成后加息20%还官,免受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相对于现在来说,20%利息太高了,现在都是千分之多少。你嫌高你可以不借,但是你要不跟政府借,只能向高利贷和地主借,那就是200%的利息。这样一来,“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这句话就把官僚地主搞惨了,这些人想盘剥百姓却没法盘剥了。

  其次是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意服役的人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生产时间。这样一来,原来可以不服役也不交钱的官僚地主,现在不服役就得交钱了。

  再次,农田水利法。这就不用解释了吧。

  复次,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每户土地的多少肥瘠收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官僚地主的土地肯定又多又肥,农民的土地又少又瘠,那就肥的多收、瘠的少收。

  最后,市易法,政府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市场,有个成语叫囤积居奇,本来是商人的敛财之道,现在等于政府在干这个事儿了。这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增加了政府的收入。政府在夏季收购羽绒服二百块钱一件,免得你积压仓库,所以商人都把羽绒服卖给政府了。到冬季,政府以六百块钱卖出,政府挣四百。但如果商人卖,可能卖八百、九百、一千。因此这样的结果是政府得了钱,老百姓物价也能便宜点儿,商人吃亏了。

  王安石变法的第二方面,是军事措施。

  首先是保甲法。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每十家(后改为五家)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一家有两个男丁的,出一人为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种田,战时编入军队抵御辽夏进攻,减少军队开支。这实际上就是民兵,是保卫本乡本土的,中国最适合这样的军队。因为有人说中国人轻家国而重乡土,勇于私斗,怯于公战。打架勇敢着呢,你看我媳妇一眼我跟你没完。外敌入侵就胆小,异族打过来了,我躲着。中国人有强烈的乡土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