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视察(2)_脑域科技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团队,引进了先进的激励机制,工厂立刻换发了青春和活力。

  一个企业的领导人的素质,决定了企业走多远。

  蓝星集团采取的是专业化分工,扁平化管理。工厂型企业只负责生产,销售完全由总部负责,工厂的职责就是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合理控制成本。管理范围小了许多,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和压力就降低了不少。几十年的计划经济,1977年恢复高考后,经过近20年的积累,数目庞大的大学生及研究生,大多分配或招聘到国家机关、学校及大中型国企,培养出不少生产型管理人才。关键看怎么安排好这些人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这是马由在华国开办的第一家工厂,更是蓝星在华国开办生产性企业,及制造业管理的示范工厂,目前看来效果初步呈现,逐步微调,就可取长补短,更好地发展。

  参观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小问题。如生产流程、物流动线、人工组装的效率等,有不少细节可以调整和提升。以人工为主,自动化设备为辅,岗位众多难免有瑕疵,但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不断发现问题从而改进完善。

  另外,应规划出一条专用的参观通道,和生产区完全隔离,这样才能将参观人群对正常生产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而且可以把洁净前室往后延,参观者可不用更换防护服,也可以省略一点参观者的时间,节约这些设施的费用。

  这样的动线规划在华国尤为重要,产品出名后,工厂将不断迎来各路来宾参观访问,领导视察等,这是不可避免的人情世故。

  马由与其他领导风格不同,他在视察现场不会当着众人滔滔不绝、指点江山。自己口才爽了,下属有时就尴尬了。他习惯视察后,单独同相关负责人交流,且给与书面文件,明确整改意见。当然这得依托强悍的记忆力,马由记忆力不缺,且还有星儿这个随身助理记录,精准无比。

  今天亦如此,参观完工厂后,回到停车场,他才给总部负责京城电子厂的一位副总,及送别的工厂一应负责人说到,会书面给他们一份整改建议书。并表示了总体满意和赞赏,也让工厂负责人松了一口气。最后马由和众人强调,以后自己到公司任何下属单位视察,都只能有1-2位陪同,其余的管理人员不能脱岗。

  自家的企业,无需那么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他们脱岗耗费的时间成本,甚至可能造成的损失,最终都落到自己的头上。

  他叮嘱陪同视察的李阳等人,下来和国盛公司密切协作,尽快落实718剩余厂区的收购,工厂规模远远不够应付接下来的各种产业所需。不过价格暂时不要敲定,他隐约透露了国家将给予优惠的政策,但未说明为什么,多少补贴。

  “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事不密则成害”的道理还是懂的,他无需给下属过多的解释,尤其这种牵涉到国家政策层面的机密。只要他们明白他的意图、坚决贯彻执行即可。执行力方面,通过一年的观察,李阳还算合格。

  这个区域拿到土地,他还是非常欣喜。未来京城的土地可是非常昂贵,关键是这么大型的土地项目,有钱未必拿得到。再过几年,某几代活跃起来后,这些资源就很难拿到了。

  他计划这些厂区,一旦迁移到更远的郊区或其他城市,保留部分厂区,改造还原前世历史上那种工业式的文化产业园区,兼容工业文化旅游、艺术圣地。马由相信他统一打造的文化艺术区,比较前世记载的艺术区更加有档次和韵味。

  其余的土地则开发成为商品房,补贴新建工厂、迁移的费用,以及货币贬值的部分。地产利润反哺给实体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总之,第一阶段所有投资行为,第一要务就是要用尽一切办法积累足够的资金,否则有天大的抱负,有再好的技术,都无法进入第二、第三阶段。

  想想米国那台发送出去的旅行者一号上面的金色光盘,心中就不寒而栗。未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完全不可预知,他可不敢掉以轻心。

  时间就是金钱、更是生命。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