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3章 我成“老外”了_穿越天龙:从珍珑棋局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朋党的人,但他这个人还是个可以结交的性情中人。他这个人不经意之间表露出来的想法,或许就是朝中百官们的想法。

  赵穆此时不经意的问道:“苏学士,本王有几句话想问你,希望苏学士可以看在昔日同僚的份上直言相告。”

  苏轼笑道:“呵呵,王爷有什么话尽可直言无妨。”

  赵穆问道:“苏学生,如今朝中百官如何看待本王?希望苏大人实言相告。”

  苏轼被赵穆这一问给问住了,但随后说道:“还能如何看?自然是该怎么看王爷您,就怎么看王爷您。”

  赵穆听到这如同废话的回答,不由得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赵穆随即更直接的问道:“不是,本王的意思是”

  赵穆这次没有说完,醒了酒的苏轼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苏轼回答道:“朝中百官怎么看,大理,辽国,西夏王这些藩主,就怎么看王爷您。下官说句犯忌讳的话,尽管王爷您贵为大宋宗亲。但现在在百官们的眼中,您与之前的西夏王并无任何不同了。”

  “方才下官失言,便也是受了大家的影响。甚至朝中还有些闲言碎语,说王爷您如今是与陛下‘分庭抗礼’。”

  听到这话,赵穆直接皱起了眉头。

  见到赵穆皱眉,苏轼不由得闭上了嘴。

  赵穆见状,随即把眉头舒展开,紧握酒杯的手也放松了一些。他说道:“苏大人继续说,怎么个‘分庭抗礼’?”

  苏轼见到赵穆这渴求的眼神,索性心一横,把杯中的烈酒尽数饮尽。

  喝酒壮胆后,苏轼继续说道:“如今朝中评价王爷您,便将您与陛下比作‘周代的东公和西公’。虽然同出周氏,但却另立国祀。您被流放到边地祭祀的太祖。而我们在大宋祭祀的是太宗。算是太祖与太宗两脉的‘分庭抗礼’。”

  “说句实话,如今大宋百官当中,也并不将您当成我大宋的王爷了,而您就是岐王。是另一个番邦之主。若是王爷您有朝一日回到了汴京。朝中百官也是将您当成外邦来访王公首脑看待。但绝对不会将您当成我大宋的王侯看待。”

  “甚至还有人说,陛下将您放逐到西夏故地。授您铸币,自设官署,赐年号的权力,便是想将您赶出大宋去。毕竟陛下仁慈,对于您这功高震主的臣子。没有杀您,但也绝对不敢再用您了。”

  听罢苏轼的话,赵穆不由得叹了口气。赵穆当然不会相信是哲宗特意放逐他的。因为如果他真的被放逐了,也不会按照两人的原计划,在西夏国迁民驻军了。

  只不过如今朝中文武百官们都不把他当“自己人”看待了,这倒是挺让他生气的。自己只是就藩罢了,到头来却被他们当成“老外”了。

  不过赵穆随后也释怀了,毕竟朝中那帮混蛋,从来没有把他当成自己人过。当然了勋贵派除外。因为赵穆在朝中的时候,他就是勋贵集团最大的话事人。

  如今赵穆被扔到了西夏,朝中勋贵派最大的领头羊没了。现在朝堂上的局势,以丞相蔡确,司马光为首的文官集团再度占据了上风。

  之前凭借军功暂时扳回一筹的忠孝王等人,因为没有了赵穆,再度在朝堂上失势。

  而勋贵集团也是一样,虽然把赵穆赶走的时候,小王督太尉等人,都比过年还高兴。但是赵穆真的走了,他在朝堂上直接就成摆设了。

  虽然以前也是个摆设,但他官居太尉还能说上几句话。赵穆一走,勋贵集团彻底没话说了。

  这也是为什么,文官集团们对于赵穆封藩这么配合,这么支持的原因,甚至一个说闲话都没有。

  因为赵穆滚蛋了,他们就能再度拿回朝堂上的话语权了。毕竟对于他们这帮人来说,大宋和燕云十六州才算汉地。赵穆这属于“杂胡”。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