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8章 当个贤君太难了_穿越天龙:从珍珑棋局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题。原本西夏国的宗庙已经被西夏王迁到了青塘祖地。如今灵州城内的宗庙社稷已空,需要赵穆新摆一些进去。不过岐国立宗庙,还是有自己的讲究的。

  那就是只能从太祖赵匡胤开始摆,从赵匡胤开始,然后是岐王赵德芳,之后一个个的开始追封岐国的封号。除了赵匡胤可以遵皇帝大位外,其他的先帝诸如太宗,真宗,仁宗均不能供奉。

  皇帝的太庙供奉历代先帝是为了强调自己天子的顺位继承合法性。若是赵穆私自供奉了除了自己祖宗的列为先帝的话,那么他就是逾制。

  至于其余乱七八糟的事情,就都是关于民生的问题了。

  赵穆着重处理了一下一些紧要的问题,比如迁入居民的住房,荒地开垦等等,都一一做了批复。

  不过在批复奏折的过程中,赵穆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大家对“岐国”的称呼上颇为不同。

  因为百官上奏的折子上,都以“大岐”来自称岐国。开篇都是大岐臣子某某启奏,而奏折的字里行间也是以“我大岐”自称。

  赵穆看到这一点他觉得不太好。毕竟这个所谓的岐国,只不过是他替哲宗代天巡牧罢了。赵穆也不打算把这个国家真的变成自己的,让他再跟中原王朝“分裂”。

  况且“岐”这个称号,只不过是他继承了祖宗的王爵罢了。如果就算取国号他也不会取这么难听的。

  西夏之地自秦汉开始,就是中原王朝的故土,赵穆也早晚要撤藩,让中原朝廷以州县而治。

  于是赵穆特意给礼部的奏折当中,做了批注,日后群臣奏折,以“大宋岐国臣子”开篇,而非是“大岐”。赵穆还特意标注了,日后岐国对外称呼,自称“岐国”或者“西岐”。

  不过奏折当中还提到了领域内信仰的问题。

  奏折当中说岐国子民,多出西夏国。西夏之民多崇信佛教。希望赵穆这个岐国国君依旧可以尊佛敬僧。并且规划出土地扩建寺院。

  这个问题,赵穆仔细的考虑了一下。然后给的批复是一切以中原礼教来办,国体当以“儒学传道”,三纲五常,忠孝仁义为根本。对于其他的信仰,表示尊重,但不再代表官方的态度。

  并且废除了旧西夏时期的僧侣为官,敬僧侣为国师,帝师的政策。

  并且提出,岐国以后的一切官吏都必须通过文武科举取士。

  本来赵穆是想着,让这些不纳税,不服徭役的和尚们,都还俗去,老老实实的给他干点正经事。但考虑到西域诸国大多笃信这帮和尚。如今自己初来乍到,这件事还是得缓缓图之,不能操之过急。

  赵穆处理了一下午的政务,直到晚上的时候才能歇歇。

  不过还好,赵穆只需要处理前朝的事情。后宫的事情,李清露已经给他处理的妥妥当当的了。像木婉清,呼延瑾,阿朱这等有封号的。西宫王后李清露,已经把她们都安排到了适当的位置。

  木婉清是赵穆的东宫正室王后,她被安排到了西夏王后的寝宫内。而呼延瑾作为侧妃,被安排到了贵妃的寝宫当中。而赵姬也住进了李秋水的太后寝宫内。而李秋水则是搬到了逍遥秘洞当中。

  到了第二日,赵穆便正式“亲政”处理自己国家的家国大事。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