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8章 殿试考题“论汉匈之攻守易形”_穿越天龙:从珍珑棋局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延期考试的话,那么都有可能成为大宋历史上最大的笑话。

  科举的最后一考,殿试终于开始了。

  诸位参加殿试的考生们寅时便已经在宫门外等候了,他们排在午门之外接受侍卫们的检查。他们这一次除了礼部发放的准考号牌外,其他的什么都不用带。而集英殿上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所需的笔墨纸砚。卯时的钟声敲响后,众人便陆陆续续的从午门进入到了皇城当中。

  不过进门之后,也不是立即就开始考试。他们在集英殿上按照自己的号牌坐好后,太监们便给这些前来参加殿试的举子们,一人上了一盘点心和一碗清粥。

  但是这东西虽然上了,但也没有几个吃的。

  这些举子们为了避免自己吃多了想上厕所,失了字字斟酌的时间,那可就大大地不妙了。因此这考场上的东西,稍加垫补一点即可,切不可贪吃误事。

  辰时时分,负责主持此次殿试的赵穆登场。

  赵穆今天穿戴的相当的华丽,他身穿着哲宗命令内侍省为赵穆改制的蟒袍。蟒袍金冠,颇有威仪。

  不过虽然赵穆是代替哲宗主持恩科殿试,但他也不能坐在大殿上哲宗的龙椅之上。而殿试历来又是由天子主持,赵穆虽为下臣,但也是王侯钦差,坐在下首的臣公位置上却也有些失了天子的威仪。

  于是哲宗就折中了一下,他把赵穆的位置设在了集英殿御座之下。如太子临朝的礼制一般。

  就这样,赵穆说了几句场面话后,命礼部司官悬挂考题后,殿试便立即开始。

  殿试举行的时间是一个白天,从辰时开始,到傍晚的酉时初刻结束。在此期间,诸位殿试的考生们是不能随意走动的,就算是上厕所也必须是两名御林军押着去。中间御膳房会给他们上一些小点心充饥。

  而赵穆也是一样,他在集英殿上,陪了他们一整天。时不时赵穆还会走到考生们的中间,然后看看他们的对答。

  大部分人答得赵穆都觉得有些差强人意。

  这是因为,大部分考生的品评标准都是从史记的角度上评价汉武帝,评价汉匈之间的那些历史。和那些历史人物们。

  而且大部分还都是从司马迁著作上的摘抄。

  对于汉匈之间的攻防转换只是片面化的写成了,汉武帝废除了和亲政策,然后发展骑兵用卫霍等名将打败匈奴人,将匈奴人逐回漠北云云。而转换的重点也都写成了,是文景之治的积累,支持了汉武帝的穷兵黩武。

  大部分考生们对汉武帝,皆是对他的各种短处大批特批,对于汉武帝的功绩则是描绘的极少,甚至大部分都是一笔带过。

  至于对匈奴作战的卫青和霍去病,还有李广的评价,也都是照抄司马迁的评价。

  说卫青霍去病抵御匈奴的功绩是值得认可的,但随后话锋一转,便用司马迁的口气,说二人卫霍二人,“以和柔自媒于上”。言中之意就是这两个人就是靠着女人的裙带关系上位,不是靠着自己的奋斗爬上高位的,他们成为了汉武帝的凶器,虽然有功于国,但也是耗干文景之治国力,民生凋敝的帮凶之一。

  然后依旧是司马迁的理论,对着卫青霍去病有褒有贬,然后对“迷路侯”李广是各种盛赞。并且还洗白了李陵不顾廉耻投降匈奴的丑事。

  如果这不是大宋的殿试,赵穆不是代天子主持的话,赵穆八成会直接撕了他的考卷。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有一部分人还是有自己的思考的,不理司马迁的评价,反而凭借自己的感觉对这些事情进行了正面的论述和肯定,也对民生凋敝的错误进行了批判。

  不过这其中有一个人却是引起了赵穆的兴趣。赵穆在他的旁边看了许久,眼神当中颇是赏识的神色。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