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0章 两国的巨差_穿越天龙:从珍珑棋局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后的亲信,蔡确又是的老滑头。这两个老顽固定然不会支持朕的。但是苏辙倒是可以试着拉拢一下。一来他的兄长苏轼被贬到了外地为官。而他的父亲苏洵当年也是支持对辽开战的主战派。”

  “而战争虽然注重刀兵,注重谋略,但更多的是注重两国的国力差距。自澶渊之盟以来,两国汴京开放榷场通商。但是辽地需要内地的物资居多,内地需要辽地的物资很少。而辽地能卖的上价钱的马匹,辽国却又禁止向我大宋输送。因此便导致了,咱们大宋和辽国做生意,我们是大赚特赚,他们的银子却都流入到了我们这里。”

  哲宗笑完后,继续说道:“不过皇叔,咱们还是说些正经的。皇叔啊,并不是朕信不过皇叔,只是朕需要一个可以说服百官.”但哲宗想了想后说道,“不!至少需要一个能说服忠孝王和杨元帅的理由》

  赵穆说道:“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辽国外强中干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朝中大臣们恐辽,只不过是不知晓辽国的实际底细罢了。如今的辽国虽大,但他们的人丁户口不过九百余万,就算加上女真,鞑靼这类归附的蛮兵,也不过一千两百余万。”

  “呼延家和杨家自我大宋开国伊始,他们两家便是我大宋双璧,而两家为我大宋江山甚至将几代人都填了进去,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他们两人是我大宋的正副枢密使,我大宋的军权皆在这二人之手。只要朕能说服他们两个,那么我们便可以调动几十万禁军。”

  “而我们没有了辽国的物资,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一来我中原地大物博,不少的东西我们能自给自足。二来辽国能给我们的,无非是些皮草,长白山的人参,鹿茸,熊胆之类的物资,这些东西并非不可替代,大理国同样也能给。而之前在辽地经商的人,也可以派遣他们去大理国边境经商贸易。这样也不会影响我们每年的商业岁入。”

  神宗皇帝便将当年的六国论原稿找出来,时常拿来夜读。哲宗这些年来也是如父亲的习惯一般,时不时地就把这六国论拿出来看一看。

  “或许我们在战争初期会在军事上产生一些颓势,但如果我们将这场战争拖的久一点呢?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是十年!辽国人口不如我大宋,我大宋可以随时征召青壮轮换。但是辽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国内的青壮不足,若是全都上战场打仗,良田荒废无人耕种,用不了几年粮食也会耗尽。”

  赵穆继续说道:“澶渊之盟自真宗朝到如今将近百年,年年如此,辽国的府库臣想来已经快被我们掏空了。或许他们可以不给士兵们发粮饷,放任他们劫掠来弥补粮饷的缺失,来提升士兵的士气。但是兵器,马匹,盔甲这些东西都是需要银子来维持制造的。辽国府库即将耗尽,他们拿什么跟咱们打?”

  “我们失去了辽国,几乎对我们完全无害。但辽国失去了中原的供奉,那么就只能坐地等死。单凭这一点,咱们大宋就立于不败之地。若是咱们打不赢,那就想办法拖上几年就好。哪怕只是把士兵摆在边境不动,辽兵也得全面备战。咱们府库充裕,打上十年八年也无妨。但是辽人耗不起,若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不出三年,最多五年,辽国内部就会直接崩溃。况且辽兵充其量也就三十万罢了。养这三十万人尚且吃力,更别提全面战争了。而咱们大宋如今的东京禁军就有八十余万,踩也能把他们踩死。”

  哲宗听完赵穆的分析之后说道:“好!皇叔分析的有理。”不过哲宗想到了一个问题,他随即问道,“只是各国的丁册人口都是绝密的,非亲贵不得而知。皇叔是如何知晓的?”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