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9章 丰台-南口(求月票!!!)_我能穿进语文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以袁世凯为首的支持派的全力支持,这场风波才渐渐退去。

  修建铁路不是把路线测出来就完事了,首先铁路下面要做地基,然后在里面填上一层混凝土,然后再往里面填上石子,再把切割好的方木和长条石头放上去,然后还要把固定的零件摆好,最后才是把铁轨放上去。

  整个过程,陈楚都要在这边实时测量,偏了一公分五毫米,就需要工人去调整,哪里高了哪里低了,陈楚都要保证精度。

  别到时候陈楚坚守自己的贞操没有出轨,他主持测量的铁路先出轨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到时候不光自己跑不掉,负责这一段的工程师包括詹天佑一个也别想跑。

  放到现在出了严重的施工事故都要严惩,虽然有时候会推给临时工背锅,可是内部应该有的处分一个也不会落下。

  现代社会严重了就是吃吃牢饭,放在这个时期说不来是要杀头的!

  政治敌人要是再狠一点,说你是外国的间谍奸细,说不定还会牵连到家人!

  现在陈楚还是每天只睡三个小时,林海被安排到陈楚手下,虽然二人名义上职称是一样的,但技术上的差距还是巨决定了工作中谁是主导。

  一天中基本上都是陈楚在测量,就像不知疲倦一样,只有陈楚去吃饭或者休息的那三四个小时,才会接替成林海。

  林海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第二天等陈楚来了之后,也会让陈楚来复核一遍,反正就算给林海四个小时,他的计算速度又慢,一晚上顶多也就铺不到一百米。

  一时间,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效率高的不得了。

  陈楚每次测量完成之后,也会做一份施工交底,给各个施工负责人签字,这是陈楚从强子那里学来的。

  之前强子跟他抱怨的时候,没少说因为这些事情大家互相甩锅推诿的。

  很快詹天佑也开始将这个方法,在全项目部推行下去。

  在开工后的两个月后,他们已经铺设了五十公里的铁路,他们住的地方也向前移过一次了。

  赵三也和陈楚一样,成为了主力测量人员,只不过陈楚因为效率和尽力地为题,手下带了八个人,而赵三的手下带着四个人。

  每次有危险的地方,陈楚就亲自爬上去,让林海代为测量,但聚在一天陈楚去架设棱镜的时候,林海看着看着,也不知道怎么搞得,一不小心抬脚踢了一下三脚架,仪器直接失去平衡,摔在地上。

  连旁边的记录人员都没反应过来。

  摔了仪器那可是大事,整个项目现在就这么两台,而且坏了还要技术人员拿回国外去修,这一来一回的少说两个月的时间。

  陈楚连忙收好东西,跑过来,也顾不上去指责林海,赶紧把仪器扶起来,重新架好,然后开始检查。

  弄了二十多分钟,一直都没办法校准对中,对下面的控制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