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二章诚意_财色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粗制滥造,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东方影视今年没有拍续集的打算,转而投资了一部曾志伟的电影。

  和现在香港的院线大多数情况下,都只上映自家旗下的电影,利用电影院进行垄断控制电影公司不同,盛世院线采用的是上一世杜奇重生前常见的经营的模式,影片只要质量过关,都可以拿过来上映,取消了包底制度,根据电影的上座率还有观众评价来综合评估,成绩好就增加排片,成绩不好就减少场次,以影片的质量来说话,顿时吸引了大量的电影公司将电影投放在盛世院线。

  从80年代开始,院线制度就成为了香港电影业的经济支柱,除了邵氏、嘉禾可以自产自销,其他独立制片的电影公司只能被邵氏和嘉禾两家院线“招安”,依靠他们提供的资金拍摄电影。毕竟如果没有院线支持,排定最佳上映档期,再好的影片也难卖座。

  原本香港电影市场一直维持着邵氏与嘉禾双雄争霸的局面,谁曾想半路杀出一个新艺城,1982年春节以一部《最佳拍档》狂卖2600万港币,突破香港最高票房记录,随后推出的多部电影同样票房大卖,其声势俨然已经和邵氏、嘉禾呈三足鼎立。

  无论是邵逸夫还是邹文怀心里都很清楚,他们真正的对手不是新艺城,而是在背后支持新艺城的金公主院线,所谓邵氏、嘉禾和新艺城三足鼎立只是表面,实则是金公主、嘉禾、邵氏三大院线在暗中角力。

  如今杜奇也插入进来了,一开始杜奇不过是拍摄几部电影,对于这三家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他们都知道院线才是关键,本着交好杜奇这个过江龙的想法,也愿意配合杜奇进行排片。

  可没想到,杜奇趁着中英香港谈判,地价大跌,入手了多家电影院,盛世院线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冒出头来,这就让情况就变得更加混乱了。

  何况现在盛世院线不单单在香港有十一家电影院,在日本和台湾都有电影院,也有和当地的发行方有合作,已经初步具备海外发行的能力,只要上映成绩好,海外发行也不是问题,这就更让不少的电影公司倒向了盛世院线和东方影视。

  邵一夫的邵氏已经开始减产,准备放弃电影行业不说,对于盛世院线的动作,无论是嘉禾的邹闻怀还是金公主的雷觉昆都感觉到了威胁,之前已经多次想要邀请杜奇一起谈一谈,大有商量一下划分地盘的意思。

  不过到了香港下飞机之后,杜奇没有第一时间去见他们两个,而是去TVB总部拜访了邵一夫。

  “半年多没见,六叔越加精神了。”杜奇笑着说道。

  “到底是年纪大了,比不了你们年轻人。”邵一夫喝了一口茶,说道:“去年的时候你说要拍电影,我也没有想到,不过一年的功夫,居然被你弄出来了这么大的声势,东方影视暂且不说,你这个盛世院线可是不得了,在日本和台湾都投资了电影院,手笔可是大得很。”

  “和六叔没有法子相比,六叔的邵氏院线开遍了南洋,我还差得远呢。”杜奇客气了一句,然后就开门见山的道:“不知道我之前提出的,收购邵氏在香港的院线,六叔考虑的怎么样了?我可是很有诚意的。”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