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_重生火红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人事部回来,田子欣生了好一会儿闷气,突然想起之前还留下的三名大学生,这是杨斌在的时候招的。

  杨斌的眼力应该可以的。

  如此一想,便让人通知那三名大学生,每人也写一篇论文上来,分析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

  第二天下午,三篇论文就摆在了桌面上。

  前两篇虽然没有什么真知灼见,但也不至于那么浮夸,倒是第三篇让他眼睛一亮。

  这篇只有区区五百字,是一位叫赵春来的学生写的;但却把问题谈的很透彻,并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首先,赵春来明确公司确实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这一点无需避讳,越描越黑,关键是该如何挽回。

  接着,他便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董事长必须写一篇正式的道歉信,向全国消费者真诚倒歉。

  立刻把工厂所有产品的“中国驰名商标”从包装上撤掉。

  捐献一笔善款给社会,这样方能重新取得公众的认同和好感,最好是捐给消费者基金会。

  最后,给王海写一封感谢信,感谢他指出了公司工作中的失误。

  这个赵春来是第一批来厂的大学生,已经呆了两年多,目前是生产车间的一名质量主管。

  田子欣曾单独和他谈过几次话,此人其貌不扬,言语木讷,毫无闪光点,没想到竟是心中有丘壑之人。

  “嗯,这赵春来看起来似乎挺不错。”田子欣满意的点点头,放下论文,点上一颗烟,仔细思索他的方案。

  ………

  一周后,王有为考察归来,如实向他汇报了养猪场的情况。

  田子欣听完,肺都差点气炸了。

  你道黄启民这帮人是怎么玩的。

  首先这帮人不懂养猪技术,这倒也罢了,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过来就行;可他们要么嫉贤妒能,要么肥水不外流,专门请自己一些乡下亲戚朋友,开专业技术员的薪水。

  这些乡下亲戚朋友养自家的几头猪还行,要想规模化养殖,那就万万不行了。

  加上厂房改建不到位,卫生条件满足不了规模养殖的要求,又不重视防病治病,首批的五百头猪仔不出两月就全喂死了,无一幸免。

  换了好几批猪仔,直到上个月,才堪堪摸到一点眉目,三百头猪仔侥幸活了一百来头下来。

  至于猪食料,因为田子欣交代过不允许用饲料,全部用野草,树叶,红薯藤等绿色食料,所以他们只能向农家购买。

  这帮狗贼对于乡下亲戚朋友的收购价格比寻常人家要高20-30%,别的农家便有气了,导致食料长期不够,于是便偷偷摸摸的兑饲料。

  这还不算,其中一位财务经理家里盖房子急缺钱,从账面上拨走了15万,黄启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概也是从中得了好处的。

  如此一来,猪一头没出笼,先期投入的一百万已经快整没了。

  “这帮混蛋,果然连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