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0章梦影11年计划_华娱从北电2002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年的北电招生报名又来了,这些天是人来人往,今年的导演系招收20人,设置了四试,就是为了严格筛选人员,但是报名的热度依然居高不下,一天就有接近1300人报名,预计最后肯定是百里挑一。

  表演系这边热度更甚,《山楂树之恋》中静秋的扮演者周冬语成为了这一届报名人员中名气最大的一位。

  今年北电的报名人数创下了建校以来的历史之最,暴增至19678人,但是淘汰率,像表演系,依旧超99%。

  为了安抚这些考生,北电院长都出面了:“我们还有很多其他与电影有关的专业,考生如果真的是热爱电影,就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先入行再说。比如有些考生要想圆明星梦,可以走“曲折路线”,像现在大红大紫的黄博原来就是学配音的”

  “博哥这算是变相被夸张了吗?”刘伊菲不厚道的笑出了声音。

  “孙院这多少有些幸存者偏差.”

  另一个幸存者偏差的郭番这些天是深居浅出,新电影的消息,给他加了太多热度了,不仅演员在联系他,连记者们也没放过他,急切想知道新电影的更多资讯。

  不过百密终有一疏,在外出时候还是给记者们找到了机会,迫于无奈之下,倒是给《太空旅客》宣传了一番。

  “郭导,第一部电影就拍摄科幻片,还是在《火星救援》之后,有没有压力?”记者们毫不犹豫把话筒怼了过去。

  “压力肯定是有的,不过我这人梦想就是拍科幻片,李导曾经对我过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遵循这句话,我相信《太空旅客》肯定不会让大家失望,可以期待一下。”

  “李牧导演和你说了什么?”这个记者连忙追问道,这不知不觉似乎被他挖出了爆点啊。

  “最好的科幻就是‘在未来拍摄的记录片’.”

  这段话媒体们毫不犹豫放去了网上,没过一会儿就流传了起来。

  “所以说《火星救援》是一部记录片?”

  “航天局不都普及了吗?很快这就能成为现实了!”

  “我终于懂李牧为什么能拍出这么好的科幻片,这指导思想就立的贼牛逼!”

  “这么说我更期待《地心引力》和《太空旅客》了”

  “难怪别人能拍出这样的科幻片”

  圈内不少人看到这句话,都心生感慨,尼玛,这境界就不一样。

  他们所想的科幻就打算套一层科幻外衣,压根没想着哪一天这一幕会成为现实。

  这一番宣传下来,隔天发现本来应该在3000万左右的票房,突然弹到了3600多万。

  累计9.5亿了,破10亿也就两天的事了。

  “10亿,《金陵十三钗》也必须要达到。”张卫平看着《火星救援》的票房,他现在压力很大。

  对外自然号称毫无压力,但是10亿,仅靠张艺某真有可能嘛?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