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六章 看了个寂寞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铁拳金鞭林教授大战长洲县衙役的事件已然过去两天,时间就进入了三月份,热度依然不减。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月份,正是仕女游春的最好季节,各种名流集会的高峰期即将到来。

  执掌文坛数十年的老盟主王世贞即将驾临苏州城这个消息,更是让苏州士人们对今年的春季充满了期待感。

  但在三月的第一天,称得上全城焦点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苏州城两大知县碰面谈判这件事。

  在饮马桥中间,划出了一道醒目的白线,两位知县就要隔着这道白线谈判。

  这并不是矫情或者事儿多,而是不得已为之。

  大明官员自由度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高,尤其是守土有责的地方官。

  在任知县是严格禁止擅出县境的,一旦出了县境,立刻就被视为失职。

  但两个同在苏州城的知县,又不可能隔着街道或者河道,互相扯着嗓门喊着对话,那也太有失官体了。

  所以最佳选择就是选择一个界桥,在桥上会面,方便近距离对话。

  但又为了明确县界,防止双方过于激动不小心越界,这才又象征性的在桥上画了一道醒目白线。

  两位知县各在白线一边,就可以安全的面对面友好交流。

  不过拱形的桥面空间有限,导致两位知县又不可能像日常那样前呼后拥。

  所以每名知县只带两人上桥,一个负责撑起象征父母官威仪的青罗伞盖,一个负责跑腿传话,其他的随从都只能在桥下候着。

  吴县知县冯渠和长洲县知县邓鹤两位苏州城父母官,就在在这个情况下会面了。

  不少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百姓也闻风而来,但却无法靠近,只能远远的围观。

  虽然听不到任何对话,但却通过知县们的“指手画脚”动作幅度能看出,两位父母官上了桥后,立刻就发生了非常激情的交流。

  吴县冯知县:“立范文正公碑像,碑上你的署名竟然在我这个吴县知县前面!”

  长洲邓知县:“你在碑上还独自题了跋,有何面目再指责我?”

  冯知县:“范文正公墓地在吴县天平山,我这个吴县知县题跋,岂不是理所当然?”

  邓知县:“呸!范文正是全苏州城的范文正,苏州城又不是只指你们吴县!跋文也该有我的份!”

  冯知县:“让你署名在我之前,已经是看在你是科场前辈的面子了,你竟然还想得陇望蜀?”

  两边随从实在看不下去了,咳嗽几声,提醒两位父母官注意今天主题,不要离题万里。

  同城为官,长洲知县邓鹤对于吴县冯知县的性格很了解,如果不涉及己身利益的情况下,这位冯知县大都是个老好人。

  所以邓知县率先气势汹汹的指责说:“你们吴县的粮科书手林泰来,在我长洲县打伤了五十名衙役,你们吴县不打算给个交代么?”

  吴县的冯知县仿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