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军_高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不可开交,被附近的人听明白的,是最后几句话。

  “什么话!我是在审你吗?你要觉得王都好!那你就走!”

  “走就走!”

  “别吵了别吵了,孩儿他爸,你少说两句。”

  “你别管!让他走!出了这个家再也别回来!”

  “不回来!”

  闹腾了个把小时,向笃任性的离开了家,做母亲的想拦根本拦不住。

  向笃回到王都,已经是一个半月后的事了,一则消息同他一样的速度到达王都和周遭大大小小的城市。

  大乐的战争,投入了十几万部队,回来的仅有可怜的三百多人。

  人们无法接受这种结果,阵亡人数超乎想象,与每次到达的名单完全对不上。

  起初,大家都觉得这是一条假消息,每个人都在心里否定。

  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幸存者确确实实只有这些。

  人们开始愤怒,一浪高过一浪的谴责声直逼王宫,认为全军总司令,旸隆一等侯是彻彻底底的叛徒,需要严厉惩治。

  在彻底认清现实后,许多人也在思考,这次的战争除了带来了无穷尽的死亡,还带来了什么?

  好像什么也没有。

  如果说那十多万的生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土而战,还能给人一种慰藉,可他们并不是在保卫自己的国土,他们只是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位高权重的人陪葬。

  这一点,人们是断然无法接受的。

  声讨旸隆的声音愈发高昂,当事人还未放弃总司令的职位前,国王召集了一众大臣,在会议上强烈谴责了旸隆的无能。

  这场会议,是在旸隆本人全然不知情的情况下召开的。

  会议结束后,他的总司令职务被解除,和他同一阵营的,超过一半的人,全部遭受革职。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民愤,可也造成了军队青黄不接的局面,许多年轻军官被迫走上时代的舞台,他们一上台,最先做的,是军队的重新整顿。

  民愤平息一段时间后,有两种声音同时出现。

  一种是超越了一起的愤怒,要为在大乐牺牲的士兵们报仇,要挽回耻辱。

  另一种是出奇的冷静,即使有了国恨家仇,依然在思考,是否要选择和平,向太辉妥协。

  两种思潮,使得各地的征兵处出现了两种状况,有的地方的年轻人挤破头皮要参军,有的地方却冲砸了征兵处。

  这两个月,教堂成了最忙碌的地方,通往城外墓地的道路总会水泄不通。

  那天,风和日丽,可向笃却打不起精神,他被沐沐姐臭骂了一顿,沐沐骂向笃的原因,全是因为向笃居然让一个女士孤身回到王都。

  可亦回到王都之后,第一件事是和沐沐告别,后来,连教堂的人都不清楚她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向笃本就心情抑郁,寻着可亦的影子找了很多地方,一点痕迹也看不见。

  加上被布先生殴打,同家人吵架,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