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潜龙勿用_大唐斩妖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头儿啐一口唾沫,又觉得不妥,默默用脚尖抹了又抹,道:“狗日的就没个正形,果然是老子的种!”

  “是这样的,有一名当年的老边卒,跟老子一样,你看能不能……”

  “领他进来。”何长安直接说道。

  读书人的神魂印记,一时半会不死人,可老边卒的伤病,那可是实打实的阴煞之气,早救治一会儿,就少遭一会儿的罪。

  才不是因为老爹的‘走后门’。

  何长安转身进屋,刚端了一碗茶要喝,就听得外面闹腾起来了。

  “怎么,粗鄙武夫也来凑热闹?还想插队,问过我们读书人了吗?”

  “噤声、这老头儿,好像是何长安老爹。”

  “是他老爹又如何?没听过,天大地大道大,咱读书人的规矩最大吗?他何长安自己坏了规矩,难道还想打我不成?”

  于是,那名读书人的眼窝就挨了重重一拳;

  紧接着,便是膝盖顶、肘子阴,专挑柔软处下手,三两个呼吸间,读书人就被打的爬不起来了。

  周围儒生这才反应过来,齐声斥责:“两个老匹夫,竟敢动手打人!”

  何老爹、阿兰她老爹,两位老边卒配合密切,挣着伤病加重,都不用互相使眼神,三拳两脚就打倒一名儒生八品境……

  瞅着儒生们口吐芬芳、摩拳擦掌,两名老边卒白发苍苍,昂然挺立,一声不吭;

  武夫特有的血气之力不是很强,但堂堂正正,杀机肃然,自有一番战场威势,与悲壮。

  儒生们的气势登时被压了下去。

  大家都是读书人,自然能分辨出,普通武夫的血气之力,与经历过战场厮杀的血气之力,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无论任何一个时代,那些在前线战场厮杀、拼命,在血里爬、泥里滚,不惜为国捐躯者,都值得尊敬。

  在大唐,尤其如此。

  读书人们自觉的让开一条通道,让两位白发苍苍、一身伤病的老边卒缓缓走过,就像迎接他们的老英雄。

  何长安站在台阶上,默默看着,鼻子有些酸楚。

  ‘大唐也有须眉男,大雪弓刀斩楼兰。’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心底间突然莫名冒出两句诗,也不知是抄的,还是东拼西凑出来的,何长安觉得爽就行了。

  吕先生说的好,读书人的事、那能叫抄袭?不过是信手拈来,随便说说,抒发一下情怀而已……

  一缕若有若无的剑意,就这般出现。

  很玄妙,也很细微,甚至连何长安自己都没有发现,丹田灵海的小黑棍上,出现一道神秘玄奥的符文笔画。

  犹如千万里外,苍穹之下,有闪电如丝。

  ……

  黄泥巷学堂里,正襟危坐,给蒙童们讲授‘舍生取义’的吕先生抬头,隔着窗户向外瞅了一眼,微微点头。

  老读书人提笔写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笔法森严,意透纸背,老而弥辣。

  写完一幅儒家亚圣‘舍生取义帖’,老读书人意犹未尽,提了一支狼毫小笔,凝神片刻,低声说道:

  “师兄,你当年所谓的舍生取义,果然很大。”

  “舍生取义,岂能无剑?何长安,你狗日的还真不错啊,可惜终究成不了读书人。”

  老读书人下笔如有神,弯弯扭扭的,刻画出一个拳头大小的‘剑’字,凝视几个呼吸,轻斥一声:

  “潜龙勿用!”

  那颗‘剑’字消失了。

  在给阿兰老爹‘疗伤’的何长安,心头微微一动,就听到耳边传来一阵水波粼粼,似有蛟蛇之属慵懒翻身,激起心湖一片涟漪。

  何长安心里多了一丝明悟:‘潜龙勿用。’

  ……

  摘星楼上,正在喝茶的李青莲猛然抬头,遥望北方,叹了一口气。

  皇宫深处,一片湖光上,大唐皇帝独立船头,负手而立,听到‘噗通’一声响,肉眼可见的,一尾金色龙鱼凭空消失。

  皇帝低头看着湖面波光粼粼,摇头苦笑:“咳,读书人……”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