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8章 皇帝逼退孔安国,一统天下儒经_朕非汉废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搬来的书摆在了“十三经”的上面,虽然数量少了许多,却一样引人瞩目。

  “请诸公自取吧!”刘贺言罢,拂袖坐回了榻上,视线离开了此处,不看任何人。

  众人带着满心的疑惑,来到那几摞新搬上来的书面前,犹豫地取过来就开始翻看。

  这书一套分为四部十八九册,用一个厚实的纸盒封好,脊部写着《四书章句集注》几个字。

  孔霸和孔安国祖孙二人合看一部,翻阅的时候,神态逐渐从疑惑变成了严肃。

  这里面的“四书”分别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自不必说,是当世儒生常读的书。

  《大学》《中庸》未曾见过,但两书的书封上写着曾子和子思,也是儒经不假。

  不管是见过了的《论语》《孟子》,还是没见过的《大学》《中庸》,都让人耳目一新。

  其中的注疏是用孔安国、孔霸及一众儒生从未见过的一种注疏思路做出来的。

  比如说《春秋》三传中的《公羊传》《谷梁传》《左氏传》就是三种不同的解经思路。

  《公羊传》是从王霸一统的角度解经;《谷梁传》是从道德教化的角度解经;《左氏传》则着重补全《春秋》的史料,并不阐发道理。

  孔安国手中的《四书章句集注》就是如此,解经思路围绕从未见过的“天理论”展开,涉及的方面非常多。

  草草翻一遍,这些注疏都以“理”为最高标准的伦理道德,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还并重视修养方法和道德实践。

  这与当下各家推崇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但是却更严密整齐,涉及人性、格致、道统、教育、政治等许多让人想要一探究竟的内容。

  这《四书章句集注》自然仍属于儒经的范畴,但却是一种全新的思路,与当下各家各派的思路皆有不同。

  虽然“存天理,灭人欲”有些惊世骇俗,但能作出这《四书章句集注》的人,何止是大儒,简直是巨儒。

  孔安国觉得一阵眩晕,合上书之后,那如同枯树一般的苍然残躯顿时摇摇欲坠起来。

  若不是孔霸急忙扶住了他,孔安国定然会当场倒地。

  他那双浑浊的眼睛看向了上首位的天子,心中的思绪如同风中枯草一般翻飞。

  虽然心中不相信,但是却又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输了,没有比下去的必要了。

  又或者说,在场各经都不用再比了,天子献出来的“十三经”就是当世第一。

  天子拿出这《四书章句集注》,更是让一切的争论都尘埃落定了。

  而击垮孔安国的也不是这比经的结果,而是自己出来“争锋相对”的言行。

  当看到“十三经”和《四书章句集注》的时候,孔安国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本心——钻研经意,教化天下。

  既然如此,为何要执着于比经呢?

  如果天子亲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