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6章 朝臣谏天子,举荐众儒生;世家_朕非汉废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6章朝臣谏天子,举荐众儒生;世家为长存,父子自相残!(求订阅)

  小朝议散了之后,在尚书署的正堂当中,三个领尚书事齐聚一堂。

  虽然张安世是大司马大将军,但是丙吉才是总领尚书事。

  所以到了这尚书署的正堂里,二人坐的位置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丙吉坐在中间的榻上,张安世坐在右侧榻上,年龄更长但属于后来者的韦贤坐在左侧。

  三人落座之后,作为总领尚书事的丙吉没有任何的寒暄和遮掩,立刻进入今日的正题。

  “张公,将那名单拿出来给韦公过目吧。”丙吉说道。

  “这是自然。”张安世说完,就将天子退回来的名单送到了韦贤的面前。

  “那老夫就先看一看。”韦贤说罢,就用颤抖的手将那奏书接了过来。

  韦贤今年也已经六十有七了,算起来和杨敞、蔡义他们是同一辈的人。

  和他们一样,韦贤也是儒生出身,得了大儒江公所传的《鲁诗》,而且造诣颇深。

  当年,就是韦贤与蔡义一同进宫去给孝昭皇帝讲《诗经》的。

  但是和蔡义不同的是,韦贤追求功名的心弱很多,此前从未想过要向上攀附,所以年过花甲也才是大鸿胪。

  正因为出任的是闲职,又不参与朝堂纷争,韦贤的身体反而更好:鹤发童颜,腰杆挺得笔直,若不是满头银发,背影与年轻人无异。

  想要攀附的蔡义病倒了,不问世事的韦贤却因儿子韦玄成荣升御史之位。

  而且不久之后,蔡义恐怕就会追随孝昭皇帝而去,到时候韦玄更是会成为丞相的不二人选。

  福祸相依,大抵就是如此吧。

  “韦公,这名单上的朝臣你可都认识?”丙吉尊敬地说道。

  “大多是认识的,但刚才在朝堂上,张公不是说没有给丙公看过这名单吗,丙公此言却像是已经看过了?”韦贤笑着问道。

  丙吉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干笑两声,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道:“刚才从温室殿到这尚书署的路上,张公才给我看过的。”

  张安世也有些尴尬地解释了几句,这才算是替丙吉解了围。

  “那倒是我老眼昏花了,不怕二公笑话,我虽添列九卿多年,但从未参与举荐官员的事情……”

  “所以也不知如何下手,二公拿主意即可。”韦贤笑着就将那名单送还给了张安世。

  “韦公在朝堂上名望颇高,如同我等的师长,还请韦公不吝赐教。”张安世再次坚持道。

  “要不然子儒先说一说为何选这些人,老夫看看能否提一些拙见。”韦玄成谦虚地问道。

  “恭敬不如从命。”张安世顿了顿就接着往下说去,“县官虽有雄才大略,但毕竟还年轻,行事难免不合中庸之道……”

  “所以本官所选的这些朝臣,大多是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儒生,德才兼备,志虑忠纯,可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