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3章 很多_回档之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月,咱们的第二只基金,竟然就已经浮盈13%,当初还商议浮盈50%可以筹备第三只基金呢,但最近就已经开始有人打听了。”

  水星资本在上个月雅虎上市之后开始筹集第二只基金,计划两亿美元,实际上到手2.3亿美元。

  然后,苏杭列了一个简单的列表,大概就是微软、英特尔、美国在线之类,本就是对外公开的新科技基金,陶暖玉虽然觉得,没有仔细研究一下就这么轻率地把那么大一笔钱砸进去,简直都有些儿戏,但还是顺从了苏杭的思路,飞快买进。

  两亿美元,对水星资本来说,不少,但放在美国资本市场,又根本不算什么,特别是分散买入之后,连水花都没有溅起。

  再就是现在。

  今天是5月11日,星期六。

  大概一个月时间,水星资本的第二只股票,按照陶暖玉的最新统计,浮盈13%,也就是2900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2.4亿。

  才一个月就有如此好成绩,也难怪又有后续资本打探消息。

  毕竟很多传统的理财产品,一年能有13%的收益,就已经非常难得。

  至于,普通人或许会有另外一个疑惑。

  水星资本的买入,在资本市场上并不是什么秘密,那么,其他人为什么还要支付管理费和利润分成,甘心把钱交给这边,为什么不自己买呢?

  这样也就等于省下了20%的分成。

  说起来,身边某个疯女子确实就问过苏杭类似问题,苏杭当时给的答案,大概就是……某个很有趣的故事,田间地头的老农,幻想皇宫里的皇帝陛下怎么种地,金锄头金扁担,还有,皇后娘娘烙大饼,一定很舍得放葱花。

  其实就是格局和眼界问题。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越有钱的人,越明白让别人替自己赚钱,才是钱生钱的最佳方式,为此支付一些成本,比如,20%,也是必须。

  再多,苏杭就懒得多说。

  再次把面前的印谱翻了一页,苏杭一边稍稍斟酌,说道:“还是按照最初的计划,等浮盈超过50%再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陶暖玉显然不急,说道:“到时候,咱们的基金也能更有说服力,一次性筹集10亿美元,我觉得不是问题。”

  “差不多吧,”苏杭道:“再多的话,其实也不好了,我们可能会成为别人的狙击对象。”

  “这我就不同意了,”陶暖玉道:“我觉得,咱们水星资本……发展到一百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还是没问题的。”

  “到时候再说,”苏杭笑道:“而且,相比替别人管钱,我觉得,咱们更多还是要趁着这次新科技爆发的机会,自己打造出几个百亿美元市值级别的企业出来。”

  正说着,易葳蕤送了咖啡过来。

  陶暖玉从苏杭所在沙发扶手上起身,来到一旁长沙发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