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4章 初冬_三国:我才不想在乱世谈恋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初冬

  虽然听上去像句梦话,但是初平元年的初冬,闹腾了许久的九州大地确实沉寂了下来。

  包括结束战争不久的西凉,在北到幽州,南到交州的广大领土上,至少是没有联军讨董这个级别的大动作了,瓦解的同盟虽然开始试探着互相攻伐,但毕竟还含羞带臊,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放眼望去,这似乎会是一段难得的安生日子。

  然而随着各地秋收渐次结束,又有不少人摩拳擦掌,想要一申抱负于天下,在这些人之中,拿下了半个安定郡的徐嘉树其实并不算特别起眼——至少在长公主殿下的旗号真正传遍天下之前是这样。

  所有人都抬起头来,目光集中在舞台上的主角们。

  他们翻云覆雨,如神祇一般,要为破碎的世界重新铸起秩序。

  这些跨州连郡的诸侯各有自己的位置,站在最中央的,是袁绍和袁术这俩兄弟,或者说俩冤家。

  首先看向河北,当初光武中兴汉室之地。

  回到渤海郡的袁绍深感自己这个盟主当得窝囊,但此时的他因为路径依赖,依然打算继续走权谋路线。

  既然天子年幼而且被奸贼控制,还不如另立新君,以图重振国势,袁绍牵头联合了冀州牧韩馥和其余一些小虾米,准备搞一个新和联胜

  哦不对,是另立一个新君。

  那么是哪位幸运儿被天下楷模选中,要取代小皇帝刘协成为汉室新的话事人呢?

  答案是大司马、幽州牧刘虞。

  此人作为宗室重臣,可谓名望重于天下,不仅政治手腕一流,民政军政也都有两把刷子。

  说刘虞所到之处,民众士人竭诚欢迎,一点也不过分。

  尤其是在另外几个宗室重臣的衬托下,更是显得刘虞德高望重——益州刘君郎意图割据之心路人皆知,不必多提;荆州刘景升空有美名,只在不久前的单骑入襄阳一役中崭露头角,年纪虽大,论资历却算是后起之秀,也隔了好几层。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俩人都离袁绍太远,没法控制

  总之,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刘虞都是最好的新君人选。

  暂且不论袁绍和韩馥提出这个提议有什么居心,如果这个提议成行,整个河北将瞬间连为一体,对其余割据势力,尤其是他那个实力雄厚的弟弟袁术的胜算将大大增加。

  如此,大汉未必不能再次复兴——以一种极其松散的形式。

  试想一下,手上有拥立之功的袁绍和韩馥作为原始大股东,必然会当仁不让地在新的秩序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权力,甚至拥有东晋时王谢那样与皇室共治天下的地位,而且以袁本初的年纪,手腕,刘虞生前尚不好说,等他死后,几乎肯定可以成为霍光一般的人物。

  袁绍这一个主意,差点让版本快进到东晋,不可谓不绝。

  可惜,这个有望结束乱世的速通路线被刘虞自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