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八章 我们在大量金属中,找到了极少量的人体组织_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个小时后,八路军炮兵阵地。

  在封门村西北方的高地上,有一处临时搭建的高台。这里是本次行动的炮兵指挥所,手持便携式通讯器的赵主任正坐镇于此。

  在他的身旁,是一群刚刚毕业于八路军炮兵学院的年轻参谋,初出茅庐的同志们正在认真核对手头上的各项数据。

  确定一切准备工作无误后,炮兵总指挥看了看桌子上的钟表,紧接着在全体通讯频道内下达了最终的命令。

  “总攻开始!”

  “炮一、二团!先给我轰上半个小时再说,我倒要看看敌人的龟壳有多硬!在炮管子没有到达极限前,谁也不许停下来!”

  “进攻!”

  随着赵主任的命令,两个炮团的战士们立马解除各自阵地上的伪装。

  一门门105毫米的身管炮直指远处的日军防线,只待信号弹升空便开始倾泄金属风暴。

  “咻~”

  “放!”

  在信号弹升空的一瞬间,狂风暴雨般的炮弹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声,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出发,一往无前地向济源西方的防线飞去。

  当鬼子一头雾水还没反应过来时,数百团爆炸形成的大火球,已然覆盖了他们精心构建的“马奇诺”。

  本次战役,参战的105毫米火炮足足有九十六门。除此以外,还要加上两个营四十八辆红箭自行火箭炮。

  这种远超亚洲战场强度的数量,使炮兵们的巅峰投射量来到了惊人的每分钟四十一吨。

  破案了,今天才是最优势火力的一章,我们在大量金属碎片中找到了极少量的人体组织。

  “轰!轰!轰!”

  持续不断的炮击,使得大地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就连西北方的王屋山也受到了影响。

  山体接二连三的震动以及滚落下的碎石,就仿佛是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愚公移山。

  在八路军两个炮团不计消耗的输出下,不断有幸运的鬼子被当场炮决。就算他们及时躲在坚固的防炮工事内,也会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活活震死。

  鲜血、骨灰和残肢跟泥土混合在一起,一次又一次地滋润着豫北的土地。也许在战后,济源会成为最先摆脱本次大饥荒的地区。

  “各部注意!”

  “加榴炮营,按照作战计划开始有序转移!”

  “榴弹炮营、自行火箭炮营!跟随主力部队一起进攻!把炮管子架在突击队的肩膀上!”

  没错,即使当前的八路军已经过上了富裕日子,可大炮上刺刀依旧是炮兵部队们的压箱底技能。

  在炮火准备阶段结束后,卡着时间重新装填完毕的红箭自行火箭炮,以及重量相对较轻的1935b榴弹炮,毅然决然地伴随进攻部队继续前压。

  同志们将在战场开阔地带组成若干规模的炮群,以直接瞄准的方式给突击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形成这种简单且粗暴战术的原因很简单。

  相比于欧洲战场上的某些神圣骡马帝国,八路军炮兵可是装备了大量的牵引卡车,机动性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在手握制空权和重火力压制的情况下,鬼子炮兵根本没有反制的机会。

  趁他病要他命,抵近射击骑脸输出就是最高效的进攻方式。

  ······

  时间回到五分钟前,济源日军司令部。

  在巡视完自家防线后,满蒙开拓青少年团的最高指挥官回到了自己的作战会议室中。看着一位位忙碌的参谋们,他声音沙哑地询问道

  “负责侦查的小队到哪里了?他们有没有传回什么有用的信息。”

  大型会战,情报支持同样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指挥系统的每一步决策。

  为了守住进入豫北的门户,小野寺和登早在一周前便派出了特高科精英,企图在开战之前刺探出八路军的兵力部署。

  面对自家长官的质问,作战会议室内的鬼子参谋们顿时鸦雀无声,一时间竟然没人敢站出来回答问题。

  见状,老鬼子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没办法,谁让己方技不如人呢。

  无论是收编自本地的伪军小队,还是身经百战的专业特工,在出发以后都如同石沉大海般,未能传回任何有用的情报。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