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答书评二_大汉龙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工助资,又出卖贡生资格以集资。而辽东欠饷也确有其事,袁崇焕也是好不容易才平定了下去。左良玉确实也是在闹饷的军官之中,他当时是一个都司,后来被原谅而已。我稍加修改,这个剧情安排自认为是很合理的。况且有一点,除了朱元璋,明朝皇帝没有故意为难富人的习惯。郑芝龙可比张伟富的多了,难道朝廷都打这些人的主意?皇帝也是讲理的,不然无法以法理治天下。看过《李自成》的人都知道,有一次崇祯皇帝因国库困难,下令贵戚和大臣们捐钱助饷,结果无人肯认捐。他将不肯捐钱的大臣逮入诏狱逼钱,人家仍是不交,他怎么办?皇室和亲王都善财难舍,凭什么逼着有钱的大臣们交银子?这是于理不通的,而且皇帝也会自认为没有面子。古时帝王令大臣富裕是一件上下开心的好事,没有后来咱们斗地主时的那般仇富心理,请大家注意这一点。

  关于捐钱的解释是这样的。

  2、送炮

  有几位兄弟都送炮这事干的不对,白白当了满人的运输大队长。其实这样是不对的。为什么要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汉龙腾最新章节答书评二,网址:炮?实际上是补偿孙远化在台湾辽东大炮的损失。孙远化在任登莱巡抚任上,聚集了大量制造火器的熟练工匠,在山东铸成了数百门大炮。史书上载有孔有德和耿仲明投清一事,光他二人就带了大火炮五百多门,又将孙在山东的炮厂毁掉,再加上清军入关毁天冿卫火器制造中心,两次打击使的当时火器制作业不弱于西方的明朝基本上丧失了火器制造的能力,后期与农民军和清军做战,基本上又回到了冷兵器时代的格局。张伟此时已将孙元化留在台湾,此人定然不会再去辽东山乐铸炮,而关外诸城之所以能坚持那么久,凭的就是袁崇焕提出来的坚城利炮一。现在补偿一下,未尝不可?此其一。二来,很快就会有清兵入关以反间计杀袁崇焕一事,我现在的想法是,救袁,送其回辽东,袁在死地逃生,应当对皇帝有所认识。而祖大寿等辽东旧部又是袁的心腹手下。袁被杀,祖连夜回辽东,袁的辽东旧部一夜散去逃走近两万人,这明袁完全有割据的力量。这样安排,袁就得单独面对后金,还有不安的朝廷,是以,他的实力必须强到令没有攻城大炮的后金不敢硬攻的地步,不然失去后续的袁,能否保有辽东,是个大大的疑问。而辽东不保,清军提前入关,主角的日子就难过了。

  为什么要这么麻烦?这历史走原路不可以吗?

  这样是不行的,那样中原乱的就太慢,不适合主角快速介入大陆啊。历史上农民军乱起,可都是调的关宁铁骑围剿,李自成和张献忠初期都是吃了辽战悍将悍卒的大亏,若是清军捣乱,凭农民军那点战力想打到北京去?做梦啊!所以一直纠缠了十几年,若不是崇祯太蠢,哪能上吊而死啊。所以,主角要改变干涉这个进程,这是我整个的创作计划,不然的话,大家肯定抱怨太慢了吧?我让主角老老实实等到崇祯十七年?大家受的了吗?

  此答二。

  三,关于收名将名臣的问题。

  这个,个人爱好……其实和收普通百姓一样,都是啊。我这种打多了三国的人,收名将是一种偏好,我以后注意就是了,尽量不收了吧。

  不过,辽东将才太多,主角去一次辽东带回几个,也不能运气是好的离谱啊。

  好了,答完了,请大家继续。以后再有疑问,请留言,我会抽空一一做答的。

  本章已完成!大汉龙腾最新章节答书评二,网址: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