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章 肥皂_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肥皂

  油脂+氢氧钠-——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氢氧化钠就是纯碱,皂化反应之后就能得到肥皂和甘油。

  《考工记》记载,古人为使丝帛柔软洁白,将丝帛用草木灰水沾湿后,放入贝壳烧成的灰(古人称之为“蜃”),加水浸泡。这是因为草木灰水和贝壳灰可以发生反应,产生强碱——氢氧化钾。

  汉人已经知道用天然石碱洗涤衣物了。金人又在石碱中加入淀粉、香料,制成锭状出售。明末,北京开设有专门出售人造香碱的铺子,其中“合香楼”“华汉冲”等一直到解放初,还在销售盒装桃形、葫芦形玫瑰香碱。

  土法制造纯碱可以用一些海藻烧制,实在不行yn还有一座天然碱湖。

  在古代中国,稀硫酸被称为绿矾油,在公元650到683年(唐高宗时),炼丹家孤刚子在其所著《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中就记载着“炼石胆取精华法”,及干馏石胆(胆矾)而获得硫酸。

  方法不是很难,稀硫酸可以加热提纯,硝酸只要硝石加热干馏就能得到,不过温度要高,密封要好。

  不过只能小范围的生产,都不具备量产的条件。

  肥皂也可以小范围的供应,毕竟很多老百姓油都吃不起,不过价格得仔细考量,成本高,可以当做奢侈品来售卖,多了一笔进项。

  小规模制成的硝酸甘油用来治病是够了,造火药现在不在郑雄的考虑范围。

  理清了思路,就跟药局的众人说了一下硝石制冰在夏天的时候可以用在病房里降温。

  后院的库房被人给占了,郑雄急匆匆的带着二狗直接跑到了玻璃厂。

  一想到肥皂,就感觉头皮痒痒,这一头秀发每天不管怎么打理好像都打理不干净,有点油,又不能剪喽,除非你去做和尚。

  来到玻璃厂,郑雄点了两个人出来。

  “你们两个去给我买口锅,买些猪油,再买些石碱过来,从玻璃厂支点钱,快去快回。”

  “是,大人。”

  看郑雄比较急切,两人不敢怠慢,去支了钱,就出发了。

  “你们两个给我垒一个灶台,我要用。”

  郑雄随手又点了两人,两人得了吩咐,也赶紧忙活了起来。

  吩咐完,一时半会急不得,郑雄就逛起了玻璃厂,领导视察,玻璃厂的员工除了正在忙活烧制玻璃的,都跟在了郑雄身后,准备应对郑雄的问话。

  角落里,堆放着一堆烧制好的玻璃,仔细看去,还有一些灰白之色,达不到郑雄的标准。

  郑雄也没有什么兴趣,不过倒是有一些玻璃制成的罐子引起了郑雄的兴趣。

  随手拿起一只,有些像花瓶,透光度不高,带有一些紫色,还有一丝灰白色,如果不是灰白色影响了整体的美观,这一个玻璃制成的花瓶郑雄最少能卖个一百贯,现在大打折扣,卖个十来贯就顶天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