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_汉武挥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官声极好。

  然其年岁偏大,已年愈五旬,这辈子估摸再擢个郡府掾史就到头了,自得知郡府打算加大力度经营吴房县,徐庸又不免多了些心气。

  一者,让治下百姓过上更为富庶的生活,乃他为官之愿;

  二者,任内若是有所建树,今后指不定能更进一步,迁调京城,到中央府署任官。

  要晓得,中央府署诸官相较各郡县官员,年龄普遍偏大,这是必然的,没在地方历练完整,文官是极难以往上走。

  便连跟脚硬实的张骞和桑弘羊等人,昔年也都曾外放历练,只不过.asxs.甚高,得牧守一方。

  依着徐庸的年岁和资历,待得县令任满,若擢入郡府任官,此生难以更进一步,若是迁调中央府署,且非闲职,再做出不小建树,指不定能位列朝堂,那就光宗耀祖的。

  虽说很难很难,然终归比过去多了希望。

  人生旅途中,往往只须遥远的前方现出些许光亮,就能教人鼓足勇气,竭尽全力的迈步前行。

  仕途,亦如是。

  中途放弃,不肯咬牙拼搏,总归难以位列公卿。

  见得庄葱奇态度恭顺,且言谈间条理清楚,治政想法虽稍嫌生嫩,却又不乏独到之处,徐庸对这未来下属也是颇为满意。

  他有自知之明,晓得自身缺点所在,故近年来在尽忠职守之余,也不忘研读些新学典籍,然终归公务繁忙,所学有限。

  现下太守特意招了这么个县丞,从旁辅佐,他非但没有丝毫怨气,反是心怀感念的。

  妒贤嫉能?

  真正的聪明人,且深谙为官之道,居上位者,要懂得用人。

  若手下皆是蠢材,倒是无须妒嫉忌惮了,可想有所建树,难不成要事必躬亲?

  那光是打理县府公务,他都真真要鞠躬尽瘁,累得死而后已了!

  身为县令,县丞若做得出彩,还少得他的功劳?

  至少,公府考鉴时,少不得批句“治下有功,用人得当”。

  总之,在汝南太守和吴房县令眼中,庄葱奇此子是不错的,第一印象是极好的,对他就任后的表现也是颇为期待的。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