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_汉武挥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暗中代汉使窦蟠向他转呈的一道密约,也正是注辇王喀卡楠现下看的这道。

  密约中言明,若巽加王和注辇王皆是应下此约,则日后斯里兰卡岛产出的福寿膏,汉人将全数出售给他们,非但售价极低,且汉人将不再福寿膏出售给他人,至少在身毒之地是不会再另行贩售的。

  依后世的说法,巽加王和注辇王就是大汉福寿膏在身毒的区域分销商,且是“独二”的代理商,这意味着垄断,意味着惊人的暴利。

  最为关键的,乃是密约中坦率直白的写明,不是出售给巽加王朝和注辇国,而是出售给案达罗迦和喀卡楠这两位君主。

  对崇佛的注辇国和喀卡楠而言,或许能做到家国不分,毕竟此时的佛教还没强到能涉政的地步,然对于案达罗迦可就不同了,依着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僧侣贵族的地位可比刹帝利行政贵族,说神权凌驾于王权也不为过。

  举个不太恰当的参照,譬如大汉的大农府和少府,分管国库和皇帝私库,两者泾渭分明,巽加王的私产也向来不会放在国库的。

  当然,华夏帝皇“家天下”的霸气,是巽加王想学也学不来的,政教不分就是这么憋屈,无法可想的。

  正因如此,待得季籍提到婆罗门圣僧和巽加王,喀卡楠也就知晓此道密约为何不宜公之于众了,巽加王既是应下,必然是要吃独食,不愿让婆罗门僧侣们从中分润的。

  大家都是明白人,没必要把话说太透,免得大事难成。

  汉人不会凭白给喀卡楠好处,依照密约,注辇国得出兵征讨百乘王朝,只不过远较喀卡楠所料想的要轻省得多。

  若是喀卡楠应下此事,大汉水师将搭载大批兵马,率先从百乘王朝的东部沿海地域登岸,待得百乘集结大军抵御,注辇国可乘其兵力空虚,兴兵北上,轻易夺回泰米尔人的祖地。

  提及此处,就须细说高韦里水。

  高韦里水发源自身毒半岛中西部的布拉马吉里山脉,向东南方绵延流淌近两千里,横贯身毒半岛而入海。

  昔年泰米尔惨遭雅利安人屠戮,被迫顺流而下,逃到身毒南部,故高韦里水最下游的出海口现今是在注辇国境内的,中上游则是被百乘王朝占据,只是两国疆域中间还隔了数百里,分布着诸多的城邦小国,或也算不得国,仅仅是稍微大些的部族联盟罢了。

  这些小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仅仅是作为缓冲区般的存在,注辇国若是要朔流而上,出兵征伐百乘王朝,这些小国绝不会阻拦的,只会瑟瑟发抖的苟全自身。

  此计可行乎?

  在喀卡楠看来,无疑是可行的,对注辇国更是利大于弊的,暗中积蓄实力百余年的泰米尔人,军力本就不弱于百乘人,况且是要趁其兵力空虚的出兵偷袭,必然能将之重创。

  只要不深入百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