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调控_汉武挥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今大汉粮食产量过剩,不养猪养甚么?

  养个数载下来,不敢说大汉百姓人人有肉吃,至少勤快肯干的百姓生活水准会迈上新的台阶。

  这事光靠田氏商团开设集约型养殖场是不成的,何况那些养殖场主要还是饲养家禽,肉猪最好还是让百姓自个养去,好歹也算副业,指不定能为农家增收啊。

  养猪不难,只是种【猪】和猪崽子的数量还太少。

  此事只能交由掌畜牧之事的太仆府去办,在大汉各郡县广设育豚苑,挑选较好的肉猪品种,不断繁衍改良,同时向民间低价出售小猪崽。

  这事急不来,想要见着初步成效起码得有个三五年光景,母猪下崽也需要时日不是?

  大肆推广养猪,或许不免会出现猪瘟。

  刘彻除了让太仆府的兽医多加注意,倒也没太过在意,就凭现今大汉民间的肉猪养殖量和人口流动水平,能出现大范围猪瘟还真是见鬼了。

  说实话,后世甚么口蹄疫乃至禽流感,都特么是人类整出来的破事,少用点化工饲料压根就没问题的。

  中世纪欧洲光是因鼠疫爆发黑死病的大瘟疫,就足足挂掉数千万白皮,华夏五千年却从未遭受过如此大的疫情。

  华夏是片受上天眷顾的土地,又有智慧勤劳的百姓,不是肮脏的欧美白皮可比的。

  防疫工作很重要,但着实没必要因噎废食。

  该养猪还得养猪,该养家禽还得养家禽,百姓吃饱穿暖比甚么都强。

  太仆府在各郡县设育豚苑是门长远生意,国舅田胜经商多年,眼光毒辣。

  他不但吩咐属下掌事们挨着各处育豚苑建了集约型养殖场,还向皇帝侄儿请准,愿以养殖场多年积累的经验人才及大笔赀财,换取一份与太仆府育豚司的长久合作契约。

  育豚苑每岁育成的猪崽,尽数出售给田氏商团养殖场,自行饲养还是对外出售,皆由田氏商团自行决定。

  刘彻觉着自家这舅父胃口还真大,却也觉着这是个不错的法子。

  太仆府的官吏虽擅长圈养牲畜,但没甚么销售渠道,也着实没必要为出售猪崽而扩大员额,造成行政编制过于臃肿。

  吃皇粮的“公务员”太多,对朝廷的财政支出也是不小负担,大农府每岁可都因此事和丞相府属官争得面红耳赤。

  汉初官吏的秩俸在华夏历朝历代皆称得上高薪,领着月例的底层吏员都能让五口之家丰衣足食。

  朝官的秩俸若依照后世的平价购买力计算,更皆是年薪百万起跳,尤是三公九卿,每岁秩俸加上杂七杂八的年节贴补和赏赐,近愈后世的三四百万年薪。

  毫无夸张的说,东郭咸阳刚接任大农令时,算着官员秩俸都手抖。

  虽说东郭世家在齐地卖了百余年海盐,家赀累万金,但待得东郭咸阳真正执掌大农府,看到国库每岁的详细账目时,才晓得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