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_汉武挥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接发行邸报好了。”

  刘彻眸光熠熠,先整份后世华夏的内参,向朝臣和各级官府传达政情,日后再寻个合宜的时间办份官方报纸,引导民间舆论,还愁他的指示精神难以贯彻落实么?

  刘彻不是拖泥带水的性子,想到就尽速去做。

  他召了御史中丞张骞入宫,将发行邸报之事交由他去办,毕竟御史中丞掌殿内兰台,除在殿中受公卿奏事外,并负责典校秘书或撰述,带有后世秘书处的职能。

  张骞乃是刘彻亲手栽培起来的,曾随侍多年,不难领会他那些颇为新奇的想法,出于谨慎复又出言询问了几句,便是躬身应诺,即刻去召集兰台属官,将相应事宜分别交办下去。

  过得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刘彻以皇帝老爹的名义颁布诏令,日后将由殿内兰台刊印邸报,向朝臣及各郡县秩俸在三百石以上的官员发放。

  汉朝在郡以下设县,领民万户以上的大县设县令,领民不足万户的小县则设县长,县令的秩俸为一千石至六百石,县长的秩俸则为五百石至三百石。

  故而秩俸最低的县长亦能获得朝廷发放的邸报,得以知悉朝廷颁布的各项政令乃至治政方略。

  各郡县的邸报将由少府邮政司通过驿站用最快的速度传送至各处官府,交到相关官员手中。

  这邮政司乃是前些年新设的部司,非但负责民间通邮,更已承接除却紧急奏报或密函之外的大部分公文传递,用来发放邸报最是合宜。

  “想好好为朝廷效力,必得多读书,多看报!”

  太子刘彻在大汉朝堂再度发布重要训示,这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环节,不仔细看内参,不好生领会指示精神的官员,不是好官员。

  朝臣们倒是没甚么异议,厚实的汉帝语录都已熟背在心,还在乎多花些功夫阅看这邸报?

  何况殿下已是言明,若无甚么紧急政情,这邸报则每月只刊印一份,倒是不算频繁,看看也不费甚么事。

  刘彻也瞧出朝臣们对这邸报有些兴致缺缺,毕竟他们位列朝堂,邸报内的国策和政令早已在朝议时听闻,没甚么新鲜的。

  他倒是没再多言,首份邸报自是不宜掺杂太多私货,待得大汉官员们对邸报习以为常后,再缓缓加些料即可。洗脑是项细致活,太过冒进往往会弄巧成拙,极易引发洗脑对象的逆反情绪,急不来的。

  朝臣们对邸报毫不在意,各郡县的官员却是颇为欣喜,有邸报在手,日后可少些派人手前往长安打探消息了,亦不需再费心劳神去揣度朝廷政令的本意。邸报已将近来发布的各项政令细细剖析,立意及施行章程皆条陈分明。

  邸报末尾还特意言明,各地官府施行政令时应因地制宜,若觉此政令不宜在当地施行,需向朝廷上奏,切不可盲从蛮干。

  若有官员能对朝廷政令提出合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