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三章:大亚湾捷报!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笑了笑,道:“徐院士您对自己要求真的太高了,老实,要是我以前自己独立研发出了这种材料,得大开流水宴庆祝个三三夜的。”

  “这种材料,足够发两三篇顶级sci期刊了。”

  起这个,徐川笑着摇了摇头,随后想起了什么,接着道:“哦,对了,你起这个,还有件事。”

  “徐院士您。”赵光贵迅速回道。

  徐川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道:“关于这种材料的,从大亚湾那边的中子辐照测试数据来看,你也知道它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第一壁上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所以目前来,在咱们的可控核聚变完成前,亦或者完全确认这种材料无法用于第一壁材料上前,相关的论文暂时不能公开。”

  徐川开口,赵光贵大概就猜出来了眼前这位大老的意思。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无论是在大学,亦或者国家实验室,或者私人研究所中,只要是在这些签署了合同的单位完成的研究成果,比如专利什么的,基本都是属于研究所和实验室的。

  这些无论是在材料行业,还是在其他领域,都是行业惯例,也都会在合同上规定,更没什么可争议。

  至于做出这份成果的研究员,一般拿到的都是项目奖金,以及一篇或者数篇在研究过程中写出来的论文。

  当然,如果是那些顶级大牛,比如眼前这位徐院士,如果他被邀请去某家私人研究所或者大学参与某个项目的话,是有机会拿到成果分成的。

  就是做出来的成果卖了多少钱,他可以分一部分。

  一般来,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不等,具体情况看研究员做出的贡献、名声、地位之类的东西。

  但很多时候,特别是像他这种,参与了国家重点项目工程的研究员。在做出成果后,考虑到项目保密、专利、其他关联项目等方面东西,论文可能会出现压在自己手里,延期一段时间再进行发布公开。

  或者有时候甚至会干脆出现无法公开,甚至没法申请专利的情况。

  然而对于绝大部分的学者和科研人员来,特别是在国内,论文就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搭建桥梁往上爬的材料和工具,是他们的资历!

  无论是升职也好,亦或者是评职称,比如从副研究员升级到研究员,需要的就是顶级sci的论文。

  但没办法,很多时候,特别是在保密项目中工作,为了避免给竞争对手提供帮助,有重大帮助的实验或项目的论文,一般都是延后或停发或者仅在国内以保密形式发表的,直到项目结束后,才有机会彻底公开。

  尽管论文并不是完整的实验数据与报告,上面记录的仅仅是部分数据和相关信息,但有这些东西,也足够给竞争对手提供一条可行的思路了。

  当然,一般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研究机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