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七章:低下头颅的日耳曼佬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眼前看起来很是怪异的设备正在生产着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但布鲁斯·瓦尔克依旧倔强的认为这可能只是表现。

  不定这位徐教授随便组装了一台看起来奇怪的设备,生产了一些质量不过关的超导材料呢?

  检测,那肯定是要做的。

  不仅仅是因为ASdEx装置的交易,更是因为他内心的怀疑。

  在一名西部超导集团的工程师的帮助下,布鲁斯·瓦尔克从正在生产超导材料的设备上取下了一截材料,放入了样品袋郑

  借助西部超导集团的产品质量检测室,布鲁斯·瓦尔克开始亲自检测这截超导材料的各项参数。

  对于一种超导材料来,最重要的莫过于超导性能了。

  连最基本的隧道扫描电镜数据采集都没做,他自己将亲自采集回来的材料送入了测量设备上。

  连接着液氮瓶、温度控制器、电流表等设备的超导电磁测试系统开启,液氮的加入,迅速让测控台上的超导材料温度降低了下来。

  眨眼间,材料的温度就已经掉到了零度以下。

  随着温度一点一点的降低,检测室中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连接着计算机和测试系统的显示屏。

  当温度接近转变温度之后,当温控系统显示温度抵达152K时,原本还算稳定下降的电阻曲线在下一秒便如同断崖一般直接跌至谷底。

  亦如所有人在以前的检测报告上看到的一样,152K的高温超导,它完美的复刻了。

  即便心里再不愿相信,但在看到触底的电阻数据后,布鲁斯·瓦尔克也不得不相信,在高温超导材料领域,华国真的走在了前面。

  尽管还有一些其他的项目没有测试完,但152K的临界tc温度就摆在眼前,指望在其他的测试中找到缺陷或漏洞,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这可是超导材料,如果其他的属性有改动,那么临界温度肯定也会随之有所改变的。

  一旁,克来尔·布来恩讶异的问道:“量产化的生产,不可思议,你们竟然真的做到了了,能和我讲讲到底是怎么做的吗?”

  徐川笑了笑,轻松的道:“这其实并不难。”

  “它的工业制备法有两种,一种是高温烧结压制,另一种则是通过气相沉积。”

  “前者是将制备好的超导粉末与纯度为99.99%的高纯碳粉末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搅拌与研磨,使之均匀混合后将压制成型,然后加热到一个固定的温度点,之后再按1c\/min.的速度降温到室温就获得板材结构的超导块材。”

  “这种方式是用于制造具有奇怪形状要求的超导材料,比如你们的螺旋石7x外层扭曲的强磁超导线圈,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制造。”

  “至于化学沉积方式,则是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层做基底,利用不与超导材料反应的惰性气体做保护处理干净超导材料和基底,然后再在特殊的条件下进行沉积处理就可以了。”

  “至于具体详细的过程和关键步骤,等到交易技术的时候,西部超导集团会安排工程师和技术员和你你们做详细的讲解明的。”

  听完徐川的介绍,克来尔·布来恩思索了一下,道:“但是从高温铜碳银复合材料的电镜数据来看,它有很明显的纳米结构规律,你这两种方法如何保证材料在制造的过程中实现纳米结构呢?”

  其实在拿到了川海材料研究所提供的样品后,普朗咳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并不是没有想办法研究过。

  毕竟要是能复制出来,就完全没必要进行交易了。

  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并没有申请专利,也就是,只要他们能复刻出来,不仅能自己使用,甚至还能反向申请专利,能做到禁止对方将这种材料在国际上售卖。

  这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在早些年的时候,‘复方蒿甲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