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温家宝:我所做的工作都是应尽的责任_大嶝见闻:“炮击金门”停止三十年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二代”不仅伤害到家长,更刺痛了社会的神经。、谁来拯救“坑爹的二代”?解铃还需系铃人,教娃还得生娃者。奉劝某些成功人士们,教育孩子不仅言传,更要身教,切莫放任骄纵,否则,终有一天会“捧起孩子”砸自己的脚。

  【适用话题】

  教育、榜样、溺爱、言传与身教

  【语录3】

  雷锋不是筐,什么都能装。

  ——王兴东

  【正文】

  “宣传雷锋精神要抱有正常心态,要实事求是,随意的演绎、异化会损害雷锋的形象,让群众觉得不可信,不可信则不可学则难以常态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力促学雷锋常态化。

  他认为,常态化就不能搞一阵风,三月刮过一场空,更不能把雷锋搞成政治宣传的“变形金刚”。

  “雷锋不是筐,什么都能装。”王兴东说,宣传雷锋事迹要有正常心有针对性,学雷锋要从寻常事做起、要干群一心经常做公开做。

  【点评】

  雷锋精神中既包含着人格的自我修炼,也包含着美好、温暖的人际关系,还蕴涵着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全面理解雷锋精神,以饱满的激情、与时俱进地开展学雷锋活动,那才是对雷锋的真正尊重,才是对雷锋的真实缅怀。雷锋是典型的助人为乐者。其“乐”并非获得某种赞扬、荣誉、回报,而是完全无私高尚的一种道德愉悦,且他的“乐”贯穿于助人的全过程,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能达此境界者寥寥。

  【适用话题】

  异化、教育、平常心、文化传承

  【语录4】

  月薪过万仍不幸福。

  ——崔永元

  【正文】

  崔永元在人民网参加访谈节目时,讲述了自己的“挣钱感受”。他说,自己觉得“最富裕、最像百万富翁”的时候,是在1986年,“那时候刚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大概是80块钱”,虽然数字很小,但却感觉总是花不完,“跟同事吃饭抢着买单,想办法让自己有点儿高消费,之后还能存下来一些钱。”在谈到为什么人们总是感觉自己不幸福的问题,崔永元指出,如果看收入数字,收入肯定是比以前高了,但为什么大家并不觉得自己挣的更多了?这是因为我们挣钱的增长幅度赶不上物价的增长,“所以很难在钱这方面找到幸福感。”

  【点评】

  于丹在《论语心得》里这样解读幸福,她讲“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认为只有做到内心的丰盈,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精神世界的荒漠化是我们要警惕的事情。幸福就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就象有的人说,一个粉红色的回忆也好、听着屋外涮涮的雨声也好、或者在树林里看着枫叶飘落也好,都觉得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适用话题】

  幸福、物质与精神、精神沙化、快乐与金钱

  【语录5】

  那些能保得住“晚节”的,可以终身制。保不住的,就应该把院士的帽子摘掉。

  ——袁隆平

  【正文】

  近些年社会上“弹劾”院士制度的声音比较大,院士终身制引发了民间的质疑。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业界现在弄虚作假的,的确还是有一些。没有什么成果,也当上了院士的也有。

  对于院士监督问题,袁隆平称,院士是可以被投诉的,专门机构受理并派调查小组落实投诉真假。那些能保得住“晚节”的,可以终身制。保不住的,就应该把院士的帽子摘掉。

  【点评】

  人格是最高的学问。学术腐败非中国独有,学术造假、打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人们做人的道德的沦丧。当学术腐败正在升级和蔓延成一种社会公害。在这个时候,我们太需要来自社会尤其是科学界人士的监督,而社会的责任,就是应该给他们的监督提供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平台和具有一定透明度的社会空间。只有让学术处于监督之,那些搞欺诈的人才不再敢轻举妄动。

  【适用话题】

  诚信、真与假、转折、规则、体制、光环,良知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