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网络流行语“黑”“白”的认知隐喻分析_大嶝见闻:“炮击金门”停止三十年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验的认知活动[5]。众多国内语言学专家的相关研究把隐喻研究从传统的修辞格和语义研究带入到一个崭新的领域,即隐喻的认知研究。隐喻是认知主体通过想象和联想,发现或创造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产生的。这种认知是不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的概念隐喻有助于了解词汇的隐喻特征。概念隐喻是指一个概念可以建构另一个属于不同认知域的概念,因为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Fauconnier(1997)的跨域映射理论进一步解释了这两种不同认知域的关系: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结构映射[6]。即一个结构相对清晰,人们普遍熟悉的源域,向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不容易被理解的域映射,这帮助人们通过较具体且容易理解的概念(源域)去理解复杂的或无形的抽象概念(目标域)。这种映射并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植根于我们的身体经验。人类对颜色的认知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人类学家Berlin&Kay(1961)研究了将近100种语言,发现所有的语言都有黑色和白色的表述[7]。黑色作为最常见的基本颜色之一,生活中随处可见。

  (一)“黑”的字典释义

  黑:会意字,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黑”有以下常用的释义:

  1.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黑色物体。这一释义是“黑”的原型意义,表示事物的颜色,属于颜色域,是建立在人类的视觉和感觉的生理机制之上的。

  2.昏暗无光,暗处,光线不明的地方。如:黑处,黑狱,黑天黑地,黑塔窟。这一释义是由“黑”的原义炭黑火熏之色(源域)映射到昏暗无光之处(目标域),这两者有着比较明显的相似之处,感官视觉上的相似,即喻底(ground)。

  3.秘密,非法的,狠毒;象征反动,坏,无政府主义或恐怖性的激烈行为。如:黑店;黑款(黑钱);黑爪(罪恶之手);黑户(没有合法户口的)。这一释义的隐喻体现比较明显。当有人从事不法行为或不能公开的事情(目标域)时,通常都会在隐秘的地方和场所进行,即给人感觉的不能见光,黑暗之处(源域)。这一意义的转变体现了“黑”从视觉到法律道德域之间的转换。

  “黑”的字典释义有的是原义(源域),有的是衍生的意义,即在原型意义基础上通过认知隐喻而形成的,具有隐喻意义的词汇(目标域)。这体现了认知习惯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颜色词汇也在其本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的手段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