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年自然灾害”真的饿死3000多万人吗?_大嶝见闻:“炮击金门”停止三十年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4年间的六年依次凝聚为一类;

  1955~1958年间的四年凝聚为一类;

  1959~1960年的二年凝聚为一类。表3显示了1955~1958年间的凝聚系数,1955年与1956年的凝聚系数较小,1956年与1957年虽然凝聚为一类,但是凝聚系数相比于前者呈大幅增加。因此,1949~1958年间,1955年与1956年的人口波动指标应该属于较为正常的年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955年在二次凝聚时,与1949年具有较小的凝聚系数,相比于1955年,1956年的波动应该相对“正常”。

  可见,正常年份人口指标的设定,可以选择1955年与1956年的人口指标均值,或者选择1956年的人口指标。相比于选择单年作为“标准年”,双年均值可以较好清除单年特定扰动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干扰。因此,我们选择将1955与1956两年的人口指标均值,作为计算的“标准年”。将1955年与1956年的人口死亡

  平均正常死亡率=(12.28‰+11.40‰)/2=11.84‰

  非正常死亡率=人口死亡率一正常死亡率

  1949—1961年分年度正常死亡率和非正常死亡率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2正常死亡人口和非正常死亡人口

  知道了正常死亡率和非正常死亡率,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推算出正常死亡人口和非正常死亡人口数量(见表5):

  正常死亡人口数=当年正常死亡率×当年人口

  非正常死亡人口数=当年非正常死亡率×当年人口

  “三年自然灾害”(1959—1961年)期间的非正常死亡人口合计1242.63万人,与茅于轼先生在《饥荒饿死人估算方法》中计算得出的仅1959和1960两年就饿死3634万人的结果相差甚远,仅为其34.2%。

  3正常出生率和少生人口

  从表5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非正常死亡人口数,与茅于轼先生计算得出的两年就饿死3634万人的结果相差甚远。

  与计算平均正常死亡率同理,对于一个人口出生率发生突然变化的时间段,用以后时期的正常状况作为这一时间段的非正常变化的参照物是不合适的,需要选择发生突然变化之前的正常状况作为比较分析的参照物。既然1955年与1956年在客观上是平均正常死亡率的正常年份,自然也应该是正常出生率的正常年份。高非正常死亡率、高正常出生率的“双高”并存的年份,从理论和实践上看都不应该是“正常年份”。

  基于以上认识,将选定的正常年份1955年与1956年的人口出生率加总平均后,便可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