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章 和议_大明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征尔国。其后每欲致书修好,而尔国不从,事遂滋蔓,以至于今。……我军每入尔境,辄克城陷阵,然予仍愿和好者,特为亿兆生灵计耳。若两国诚心和好,自兹以后,宿怨尽释,尊卑之别何必较哉!古云:情通则明,情蔽则暗。若尔国使来,予令面见,予国使往,尔亦令面见,则情不至壅蔽,而和事可久,至吉凶大事,当遣使交相庆吊。每岁贵国馈黄金十万两,白金二百万两,我国馈人参千斤、沼皮千张;以山海关以西为贵国界,以东为我国界,关墙适中之地两国于此互市。倘愿成和好,速遣使责和书及誓书来,予亦责书以往,否则再勿遣使致书也。”

  崇祯看着和议文书,脸上肌肉抽动,手指哆嗦。

  难道说,大明必须和建奴,签署城下之盟吗?

  “魏卿,你们阁部,是个什么决议?”

  崇祯的目光,转向了内阁首辅魏藻徳等一众大臣。

  大明战事连连,九边精锐丧失殆尽,而流寇之祸正张,崇祯之意,欲以金银缓清军,专力平寇,阁臣蒋德璟和兵部尚书陈新甲都是赞成和议。

  魏藻徳等阁臣一言不发,崇祯脸色难看,怒火攻心。

  “众卿欲安享其成,成则分功,败不及祸。当真是老成持国,打的一手好算盘啊!”

  崇祯冷笑连连,咳嗽不断。

  “陛下乾坤独断,臣等唯陛下圣命是从!”

  “臣等以陛下马首是瞻!”

  魏藻徳几人脸色煞白,又是跪下,磕头碰脑。

  他们自然是赞成和议,但一旦朝中非议,皇帝不得已秋后算账,他们这些说话的臣子,又岂能独善其身?

  万一是抄家灭族,岂不是太冤了些?

  “都起来吧。陈卿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崇祯摆了摆手,看着下面的一群臣子,心灰意冷。

  无人肯为君分忧,为国分忧,百无一用,满朝文臣,皆可杀之。

  “陛下保重龙体,臣等告退!”

  魏藻徳等人汗流浃背,爬了起来,纷纷退出了暖阁。

  几位阁臣出了宫门,人人都是吐了口气,面色也都红润了起来,和刚才暖阁时的愁眉苦脸,截然不同。

  最重要的是,几人没有就和议发表任何意见,不用担惊受怕。即便是皇帝要和谈,也不需要他们任何一人前来背锅。

  “魏大人,你说,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陈演看了看周围,向首辅魏藻徳低声问道。

  魏藻徳微微一笑,并不言语。

  “这还有什么可猜的。内忧外患,上意主和,天日昭昭。”

  阁臣谢陛满脸轻松,不屑地说道。

  刚才不发一言,这会却可以畅所欲言。

  “其实皇帝和议,朝中早已经是沸沸扬扬。言官屡屡上疏,捕风捉影,你们以为,这是空穴来风吗?

  谢陛的话,让魏藻徳点了点头,眉头一皱。

  各位,“和议之事,还是不要妄言,需守口如瓶,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